|
南水北調中綫總幹渠河南鄧州陶岔渠首及庫區景色,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歷經15天水程、1000多公里北上跋涉,漢江之水27日終於抵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終端北京,首次實現“南水進京”。然而,一篇題為《南水北調通水即失敗》的文章卻因其“腦洞大開”而在網上瘋傳,也讓不少人開始對這項經過50年研究論證和12年建設的工程表示擔憂。
據新華網報道,為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名譽所長王浩日前接受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專訪,對網文中提及的“流速過慢”“泥沙沉積”“半道結冰”等三大質疑作出解答。
水速太慢,調水目標難實現?“不科學、不準確”
這篇網文稱,根據本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當天電視新聞中“大黃鴨”的漂流速度,推算出“通水時的平均水流速度為每秒0.1米,輸水量為每秒22.4立方米”。由此文章推斷,南水北調真實水流量遠遠達不到設計指標,工程設計的“每年平均輸水量”95億立方米無法完成,並得出結論——“水流非常緩慢,證實工程完全失敗了”。
王浩表示,靠“大黃鴨”運動軌跡推算水流速度“不可靠”,其結論“不科學、不準確”。
他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基本上是自流輸水,主要依靠重力。中線幹渠渠首陶岔到輸水終點北京團城湖之前落差約為100米。江水在輸送過程中要經過大量節制閘、分水口門、退水口門、倒虹吸還有渡槽等水利設施。這些都會增加輸水的阻力,使輸水水流慢下來。
“根據我們的計算,南水北調的水面線有幾毫米的誤差,就會減少3至4個流量,這裡面有一套非常複雜的控制系統,但總體來說輸水正常流速應是每秒1米到1.5米。”
王浩認為,根據“大黃鴨”運動軌跡推算流速“不可靠”,因為不管水流流速多少,任何一個渠道斷面的流速分布都是一個“子彈頭”的拋物線狀,水面和水底的流速會慢一點,而渠道中心流速最快,“不能僅根據水面軌跡來推算流速,而要精確的水利計算”,否則就是“以偏概全”。
此外,95億立方米是“多年平均調水量”,並不是每年必須調水95億立方米。在最豐水年,中線工程可調水120多億立方米;而在枯水年份,須優先保證漢江中下游用水,調水量會根據來水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