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0月24日,21個亞投行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輪流簽約。 |
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我們(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及歐洲人都屬同一個種群,打個比方就像哺乳類。而中國龍似乎完全屬於另一個種群。中國人對我們沒有任何感覺,無論好的還是壞的。他們絕無反猶情緒,與我們素無嫌隙,對我們的態度是公事公辦,就像他們對待任何其他人。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2014年12月29日載文《中國龍》,文章說,這種態度似乎過於冷漠和自私,未免類似一條巨龍在吞噬周圍任何形式的蛋白質:食草動物、食肉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在中國人眼裡,伊朗和阿拉伯人擅長供油,非洲適宜耕種、捕撈和開展建築項目,歐美有利於投資和(獲取)技術,以色列適合高科技研發和農業。但即便中國人如此實用主義,也要好於自以為是、損人利己的西方。
第二大經濟體是匪夷所思的複合體,其龐大規模和耀眼光芒讓人眩暈,內部差異又令人難以置信。以色列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們表示,每次降落上海時都感覺恍若隔世。在這個已能發射太空飛船的國家裡,老年人仍在用馬可•波羅時代的手工藝繅絲紡綢。中國古代就已給予世界衆多發明,如今它卻仍是一黨制的威權國家——但這在中國卻又完全合乎情理。中國謎題中那些看似不可思議的元素卻相得益彰。
中國人無意“整頓”世界,更多只關心國內事務。這種傳統由來已久。這是個由勤勞大衆和精明商人組成的國度,他們無非是希望賺錢且多多益善。其他國家有同樣的渴盼,卻擺出一副公正善良的姿態。相比之下,坦誠的“龍”或許更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