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你喜歡用什麼方式來與人交流?”上海市教委近日針對中學生進行了一項名為“新媒體下溝通”的問卷調查。針對這個問題,大多數中學生選擇了“微信和QQ”,極少有人選擇“書信交流”。在調查中,僅有四成學生喜歡“面對面”與人交流。一名參與調查的高中生坦言:“相比書信和面談,我更喜歡能彰顯個性和幽默的網絡語言,這也讓我在同學們當中更受歡迎。”
面對網絡語言對傳統語言的衝擊,到底我們是該堅守“傳統之雅”?還是應當擁抱“網語之魅”呢?
互聯網時代,青少年擁有了發聲的舞台
據2014年7月發布的《第七次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狀況調查報告》,城市小學一年級至高中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的比例達到92.9%,農村(鄉鎮)中小學生也高達80.2%,遠高於我國網民的總體觸網率。中國青少年綠色網絡建設傳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明宗峰認為:“由於知識或語言的積累相對有限,加上好奇心的驅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一些並不被常人理解的網絡語言。”
北京師範大學現代漢語研究所所長刁晏斌近年來一直從事網絡語言的研究,在他看來,不僅是網絡語言,現實世界中的流行語,也主要是起於青少年,並首先在他們當中使用。
曾主編《網絡那些詞兒》的馬中紅,是蘇州大學新媒介與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通過多年來對網絡語言變遷的記錄,馬中紅發現,青少年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比其他群體更能嫻熟地使用新的媒介技術手段,所以,這次在語言創新大潮中登台唱戲的主角,是現實生活中缺乏話語權的青少年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