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錯能力值得中國學界吸納
不可否認的是,多了解部分主流西方精英對中國的態度和認知水平,有助於我們未來與西方世界更好地互動。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提出,中國文化通常被認為是倫理文化,特別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中國人比較習慣於在他者的視角中發現自己”。基於此,《我們誤判了中國》恰恰就提供了這樣的視角。
一般來說,要準確全面地認識一個國家絕非容易的事,而正確認識當下迅速變化的中國尤為不易。不消說西方理論學界,就是本土學界在解釋中國和世界時,有沒有受到成見的干擾,能不能及時糾錯更新思路框架,都需認真自省。金燦榮看好中國的糾錯能力:“做好中國的事,說好中國的事,是中國人的分內之事。這些做到了,最終外部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就會趨向真實。”
《我們誤判了中國》集中了西方一批長期關注中國的學者和政治家的觀點,他們看到了西方原有的理論框架,已經很難理解和解釋中國的發展與趨勢。這也給了中國學界啟示,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指出,我們在觀察他人總結“中國做對了什麼”的同時,更要關注未來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演變路徑,跳出既定成見,在糾錯過程中推動中國話語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