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4日電/近日,香港富豪李嘉誠將旗下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兩家公司進行了業務劃分和重組,並將新公司註冊地轉去了開曼群島。一時間,“李嘉誠撤離香港”,“李嘉誠重組長實和黃釋放危險信號”等熱門分析充斥網絡。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對於李嘉誠“撤退”問題不要做過分解讀,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外資進進出出很正常。
中國經濟網報道,劉世錦說,現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由過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長逐步轉向中高速增長,房地產等一些過去擴張很快的企業現已出現歷史性拐點。“在這種情況之下,一些外資企業做出自己的反應也是正常的。”
劉世錦認為,有些企業可能比較適合於中國的高速增長,在那些領域它有它的競爭優勢。轉入“新常態”以後強調轉型升級,更多地依靠提高要素生產率、依靠創新,有些企業在這些領域有專長,技術含量比較高、技術儲備比較雄厚,那它在這一方面可能會大顯身手。而有些企業可能在這方面沒有什麼專長,它做出調整也是正常的。“所以,我覺得外資企業在中國應該是進進出出,可以做出自己的一些調整。”
“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不能說進入‘新常態’增長速度放緩了經濟前景就變差了。”劉世錦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中國的增長速度放緩是完全符合規律的,現在增速在7%以上,將來即使到6%和7%之間,在全球範圍也還是最高的。“在全世界找一個增長速度比中國更高的國家,恐怕沒那麼容易。”
劉世錦說,就中國的經濟體來講,在發展中國家裡是最大的,再過若干年,從全球來講,中國經濟規模也是跑在前面的。即使增長速度放低、放緩以後,中國每年新增量在全球範圍也還是最大的,新增市場容量也還是最大的。“中國這種發展前景、這種市場容量,足可以給予任何一個內資企業、外資企業、跨國公司足夠大的空間。”規模快速擴張階段逐步過去了,現在整個經濟發展的重點是調整,更多是要通過轉型升級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對企業包括外資企業也提出跟過去不一樣的要求,它本身要有自己的競爭力,要更多地提高技術含量、提升股價價值,在這個方面有專長的企業業務之地會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