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想象中的場景是否似曾相識?還記得2013年,當美聯儲首次披露可能會退出量化寬鬆計劃的消息時,發展中國家出現的動蕩局面嗎?
這就是美國的力量,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如果追根溯源,探求目前全球經濟復甦艱難的原點,也會發現與美國脫不開幹系。正如各種分析反覆指出的,2008年秋,華爾街引爆的國際金融危機,美國無疑是始作俑者。然而,憑借其美元霸權等唯一超級大國的實力,通過金融、貿易、外交、軍事等手段,美國軟硬兼施、組合發力,成功轉嫁危機成本。
7年後的今天,美國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但是其他國家還不得不在泥潭中掙扎。
引擎還是威脅?對世界而言,美國是個“雙面人”。
風險與希望
新的一年,世界經濟依然風險多多。
世行首席經濟學家考希克·巴蘇表示:“全球經濟正靠著唯一一台引擎運轉。目前,在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眾多的情況下,只有美國經濟一枝獨秀。我們需要更多的引擎。”
在歐元區,本月底將舉行大選的希臘再次引發對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擔憂。分析指出,如若成真,歐元區信貸將受到負面影響,而緊張情緒升級則可能導致歐元區再度陷入蕭條。
在日本,所謂“安倍經濟學”射出“三支箭”,卻未達到預期效果。日本經濟仍然面臨結構性問題,其“以鄰為壑”的政策更是爭議頗多。
在發展中國家這邊,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等國將遭遇嚴重困境,面對衰退、通脹和金融不穩定的三重威脅。
不過,希望依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