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2日電/黨員只有一個上級,那就是組織,幹部只有一個靠山,那就是人民。團團夥夥、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搞了就是違反政治紀律
隨著反腐敗鬥爭深入,“塌方式腐敗”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挖出一個,牽出一串”的案情令人觸目驚心,“一個人倒下去,一群人睡不著”的現象更令很多人反思。腐敗窩案,折射出一些人搞團團夥夥、結黨營私、拉幫結派的深層症結。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的鏗鏘宣示—“必須維護黨的團結,堅持五湖四海,團結一切忠實於黨的同志”,更顯振聾發聵。
鄧小平同志說過:“我們這個黨,嚴格地說來沒有形成過這一派或那一派。”世界上極少有哪個黨,像我們黨這樣堅持不懈地反對黨內搞小圈子,這是黨保持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原因。十八大以來,中央多次強調,黨內決不允許搞團團夥夥、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搞了就是違反政治紀律,正是因為這種行為會逐漸蠶食黨的健康肌體。一旦圈子盛行,就會出現“出大力的不如抱大腿的”的怪象,幹部想問題、幹事情的立場必將出現偏差,導致空談淘汰實幹、關係淘汰能力等逆淘汰現象,甚至一些好幹部也難免被污染。結果,必然是組織渙散、人心離散。
當團結變成“結團”,一些幹部就成了整天忙著尋找“鄉緣”“學緣”“業緣”的“團員”。或是官官相護,熱衷拉關係、架天線、搞勾兌;或是私相授受,把分管領域當成私人領地,把下屬當成家臣;或是以同鄉會、同學會為名義,暗中相互提攜、互通款曲……派系意識流風所及,一些幹部只知有門戶、不知有組織,只知有私利、不知有公義。幹部選拔,不問能力水平,只看“是不是自己人”;決策論證,不憑實情民意,只看上邊喜好。以利益輸送為紐帶,以人身依附為特征,將正常交往庸俗化、圈子化、派系化,對政治生態的危害之大,對政治規矩的破壞之深,對同志關係的異化之大,莫此為甚。
誠然,領導幹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需要正常的人際交往。但越是身處複雜的社會環境,面臨種種考驗和誘惑,越需要多一些自省,守住黨的規矩的底線。俗話說得好,針眼大的窟窿,能透過鬥大的風。人際交往和生活情趣皆非小事。有時候,看起來是在講感情,實際上卻在徇私情,看起來是在交流體會,小處太“隨便”,往往就是身陷“小圈子”,甚至墜入腐敗深淵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