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越來越多的南方家庭安裝電暖、氣暖設備。南京、上海、合肥等南方城市的一些高檔樓盤,地暖幾乎成了“標配”。在淮安等地,有供暖的樓盤,每平方米高幾百元也好賣。
按地理線劃分供暖區合理嗎?
秦嶺-淮河地理線,變成了強制供暖分界線。“該線與我國當年國情有關。”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馮長春指出,“計劃經濟時代,所有的供暖要財政出錢,受條件所限,能省則省,秦嶺-淮河一帶‘凍不死人’的地區就劃為了可供可不供的地區。”
採訪中多位專家認為,隨著時代發展,是否集中供暖應取決於當地實際情況。同為該學院教授週一星說,按過去的標準,江蘇徐州屬於可不供暖的地區。但徐州地處黃淮平原,沒有阻擋,寒潮從北方直下,冬天比較冷。集中供暖不應該簡單地“劃線”“劃片”,應該讓有需要、有條件的城市通過市場杠桿,“撬動”集中供暖。
南方供暖造成財政壓力、能源浪費、環境污染?
如果南方實行集中供暖,政府財政是否不堪重負?記者走訪發現,目前一些南方城市在財政不補貼的情況下,進行市場化供暖探索,已取得一定效果。
淮安陽光熱力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偉說,完全靠市場驅動,供暖小區的開通率在20%-50%。目前該公司的民用供暖業務每年虧損三四百萬。但依靠安裝售賣供暖配套設備等其他業務,總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餘。隨著暖氣開通率逐漸提升,企業效益還將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