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升級後,20多個產業園沒有什麼起色。”肖功俊了解到,“ 比如政府拿錢扶持鬆山湖產業園,但是其依然空置率高。”
重慶青年報記者在鬆山湖管委會的總結中看見,其購地項目中確實仍有38個項目、56宗土地未動工建設,土地效益沒發揮。
一名當地政府官員表示,去年掃黃之後沒有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其他產業起色不明顯,但政府財政收入還是有比較大的增長,就是靠對企業查稅、補稅。
“世界工廠”的明天
1月26日,東莞市政府在當地兩會召開前發布了一號文《關於實施“東莞製造2025”戰略的意見》,堅定製造業強市發展方向,打造國際製造名城。
其中提到,工業總產值由現在的1萬億元向2萬億元跨越,擁有5個千億元產業集群、25家以上百億元企業,穩居全國製造業城市第一梯隊。
“現在的發展形勢不一樣了,深圳、廣州的企業轉移到東莞之後,地價、租金和勞動力工資都太高了。”在大朗鎮做印務的肖功俊深有體會。
要說東莞“三來一補”的經濟模式,得追溯到1978年,港商在東莞虎門鎮創辦的全國第一家對外來料加工廠——太平手袋廠。
港商的投資開動了東莞前進的馬達,隨後深圳的轉型則讓東莞借勢扶搖直上。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深圳早先開始產業轉型升級,因此部分加工業流向了緊鄰深圳的東莞。
在東莞從農業向工業轉變的過程中,大量依靠外來的企業力量,本土的民營經濟一直不是很強。很多企業都只是在東莞建立一個研發或生產基地,總部大多不在東莞,像深圳的華為、酷派等就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