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上世紀90年代,印度大力推動海軍現代化建設,加緊對武器裝備的研發力度。在海灣戰爭中大放異彩的巡航導彈成為印度夢寐以求的武器,“布拉莫斯”項目便是在這種大背景下上馬的。
中國軍網發表作者唐昊、武振的文章稱,受限於薄弱的工業基礎和有限的科研水平,印度當時根本無法獨立完成如此“高大上”的項目。而作為繼承蘇聯大部分軍工實力的俄羅斯當時也是虎落平陽,正處在攥著大把上好的武器技術卻囊中羞澀的尷尬境地。於是兩國一拍即合、各取所需。1998年2月,印國防部研究與發展局與俄導彈生產和設計商聯合體聯合組建公司,在俄“白瑪瑤/寶石”反艦導彈的基礎上研製“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從1999年7月開始設計,至2001年6月試射成功,再到2006年6月裝備印海軍,短短6年多這款導彈便完成了設計生產,一反印度武器研發“慢工出細活”的傳統,在世界武器合作項目中也算是效率非常高的。這與印充足的資金支持、俄雄厚的技術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布拉莫斯”在技術上傳承了俄制“寶石”導彈的血統,而“寶石”導彈的上一代則是大名赫赫的航母殺手“花崗岩”。多年後,作為後輩的“布拉莫斯”在電子化程度、制導精度、發動機技術等諸多性能上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布拉莫斯”通用化、多樣化、家族化的發展思路非常明顯。大體上分為BlockⅠ、Ⅱ、Ⅲ三種型號,分別是對艦型、對地型和對地增強型(具備近垂直攻擊能力,可打擊山地目標)。該導彈採用梭鏢式氣動布局,由固體火箭發動機與液體衝壓發動機組合提供動力。
出於“布拉莫斯”技戰術指標要求、技術路徑選擇和作戰需求等諸多因素的權衡,其優點與缺點同樣突出。其優點大體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