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2014年11月11日,在韵達公司廣州某分揀站,工作人員在處理剛剛送來的一批快件。 |
中評社香港2月6日電/隨著網購盛行,中國的零售商開始在空蕩蕩的商場內打撲克。在北京巨大的海龍電子城內,王寧(音)趴在自己店鋪中堆滿各種產品的櫃台上抱怨說,一周也沒有賣出一件東西。
美國彭博新聞社2月4日報道《隨著網購盛行,中國的零售商開始在空蕩蕩的商場內打撲克》,文章說,在一度是中關村最繁忙的市場內,王寧一邊看著一個個被遺棄的攤位和撕下的促銷廣告,一邊搖著頭說:“市場要倒閉了。現在這兒的售貨員比顧客多。大家現在都上網買東西。”
這個市場內隨處可見關閉的店鋪,它們都是像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和劉強東的京東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崛起的受害者。
據麥肯錫咨詢公司去年7月發布的一份報告,在中國,互聯網革命有望提高生產率,而且到2025年可能會創造4600萬個新就業機會,其中許多都是需要更高技術的崗位。同時,將有3100萬個傳統就業機會喪失,這相當於英國全部的就業人口。
總部設在杭州的民營研究機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說,儘管這種創造性的破壞是一種全球現象,但其在中國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確實獨一無二。他說:“首先倒下的是書店,接下來是服裝連鎖店,隨後是消費電子產品商店,再就是飛機和火車票的訂票點,將來銀行網點和其他傳統服務機構可能都將倒閉。”
麥肯錫咨詢公司說,到2025年,網上交易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22%。
這對李峰(音)來說一點都起不到安慰作用,他在海龍電子城對面的科貿電子城四層有一個店鋪。
李峰正在看電視劇,他抬起頭說:“2004年剛開張的時候,市場裡都是人。過去5年中,生意越來越差。網上銷售帶來的衝擊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