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邯鄲房地產的“黃金年代”。在那個時代裡,一些邯鄲原來城中村的村民成了“拆二代”,一夜之間開上了路虎、保時捷。
之後的故事,在網絡上、微信端口耳相傳——“你們知道嗎,邯鄲的房地產崩盤了?!”
崩盤倒不至於,但資金鏈斷裂,在一些盤上早就出現了。和邯鄲房地產“黃金年代”一起的,是一個“全民放貸”的時代。房地產轟轟烈烈的時候,也是資金最緊俏的時候;正因此,月利率達到2%、3%甚至是5%的民間高利貸市場,就引爆了全民放貸的熱情。像電影裡無處安放的青春一樣,老百姓的錢也無處投資,所以就都投給了借貸。
就在我家對面,一個小區,20多層的結構已經搭起,還沒來得及做外觀,錢不夠了,老板跑路了。去年還有一些交了錢的住戶來打著條幅要錢,今年聽說政府做了很多工作,從中斡旋,承諾一部分保底,因此鬧事兒的沒那麼多了。
這到底是誰的錯?是投資房產錯了,還是民眾太貪婪?
都有,但都不全是。這座北京以南450公里的城市,身上有河北所有的工業化的痕跡——煤炭、鋼鐵、紡織以及嚴重的污染。或許是因為區位和思維慣性,國有體制一直是這裡人們的首選,除了市內幾家大型的零售商場企業,這裡幾乎沒有太大型的拿得出手的市場化企業。
傳統的優勢產業在不景氣的行情下一路走衰,市場的民營活力還未被徹底激發起來。邯鄲的轉型困境,或許很大程度上代表著河北。它面臨的老工業區轉型任務,和東北差不太多。
除了大家都看得見的環境問題,市場化主體缺乏的現實,也讓本地出去的人才很難選擇回家:除了進機關、進銀行、進傳統產業國企,所學的專業似乎很難派上用場。在外地讀完研究生回到家鄉的女同學,甚至都很難找到條件相似的對象。
時代洪流中的城市面貌變化,讓人有種田園牧歌式的憂傷。但真正使人“愁鄉”的,是每次回鄉的片段式一瞥中,這些看到的、聽到的問題。
初六回京,私家車在高速上擁堵。“京津冀一體化”的議題中的河北,依然面臨千里霧霾籠罩一般的許多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