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報記者:
謝謝主持人。我是國際商報記者。我想問高部長的問題是關於貿易摩擦的。我們注意到最近美國政府向世界貿易組織起訴中國政府通過公共服務平台給予了包括紡織品、服裝、鞋、農產品等在內的八個行業的出口補貼,請問您能不能對此做出一些您的評價?第二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在這種國際形勢下,中國必然會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請問您作為商務部長,在這個方面有哪些思路和具體的舉措?謝謝。
高虎城:
我們注意到了,美國通過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對中國提起了關於有關行業補貼的訴訟。我們初步技術評估這一起訴是站不住腳的。中國一貫尊重世貿組織規則,包括補貼規則。對於美方的起訴,我們表示遺憾,但是我們將認真地對待。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程序和作為世貿組織成員擁有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通過磋商或通過爭端解決機制妥善地處理這一問題。
從2013年起,中國成為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在近兩年全球經濟疲軟、復甦乏力的情況下,我們注意到最近各國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地分化,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貿易保護主義和投資保護主義有抬頭的現象。
中國作為這樣一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來說,頻頻遭受貿易摩擦,也可以說是一種新常態。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也要有一顆平常心。如何妥善地化解貿易爭端和貿易摩擦,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首先把業界間的對話置於優先地位。我們希望通過業界間的對話,在政府的推動之下,加強業界的合作和諒解,找到一個妥善的解決辦法。因為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一個國家的上游產業就很可能是另一個國家的下游產業,這也是全球產業鏈發展的顯著特征,也是跨國公司和大企業在全球配置資源的特征。
這樣的行業和產品,很難用貿易救濟的手段達到保護自己產業的目的,所以通過對話和磋商解決貿易糾紛是優先的選擇。在這方面,我們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大家可以回憶起2013年和2014年中歐之間妥善地化解了光伏產品高達200億美元的貿易摩擦,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上游產品就是來自歐洲。
就中美關係而言,在光伏產品當中,實際上也面臨著這樣的困境,美國多次採用重複救濟的方式對中國輸美的太陽能電池進行反補貼、反傾銷調查,並且徵收高額的關稅,但與此同時美國也向中國出口大量的多晶矽,所以這也是一個困境。
我們始終認為,世貿組織賦予了其成員採取貿易救濟措施的權利,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也是一個平台,我們認為各個成員應當審慎、謹慎地採取有關救濟措施,只有對話和業界磋商未果,貿易救濟才是最後的選擇。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