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2月10日,美國弗吉尼亞州達爾格倫海軍水面戰中心進行電磁軌道炮射擊試驗,照片為高速攝像機拍攝的電磁軌道炮發射時的場景。 |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電/近日,美國網站刊發文章稱,美國海軍已經證實計劃2016年在一艘艦船上開展電磁軌道炮艦上實驗,若電磁軌道炮在未來10年內大規模部署,將有可能改變未來海軍的作戰形式。
中國青年報報道,電磁軌道炮是一種利用電磁力(洛侖茲力)加速彈丸,使其以超高速發射的新概念武器,它克服了傳統艦炮的諸多局限,射程遠,速度高,對目標的毀傷性更強,一旦部署上艦,電磁軌道炮將引發海軍打擊作戰的新一輪變革。
美國海軍推動電磁軌道炮走向戰場
人們對電磁軌道炮的研究起步很早,但最初的研究僅停留在原理演示階段。資料顯示,1918年,法國發明家維勒魯伯最早研製出電磁軌道炮,到1944年,德國的漢斯勒博士研製出長2米、口徑20毫米的電磁軌道炮,成功將重10克的圓柱體鋁彈丸加速到1.08公里/秒,隨後又將兩門電磁軌道炮串聯起來,使彈丸速度達到了1.21公里/秒。但由於材料和電力等關鍵技術無法解決,電磁軌道炮的研究一度停滯不前。
直至1978年,相關技術原理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澳大利亞物理學家成功將電磁軌道炮的發射速度提高至5.9公里/秒。隨後,美國國防部成立“電磁軌道炮聯合委員會”,協調美軍、能源部、國防原子能局等原來分散進行電磁軌道炮研究的部門,從整體上推動了電磁軌道發射技術的發展。
2003年,當時的聯合防務公司(現BAE系統公司武器系統分部)對DD(X)(即現在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裝備電磁軌道炮的可行性進行研究,認為新一代艦艇的發電能力可以滿足電磁軌道炮的電力需求,且系統體積、技術難度等問題都可以解決。
兩年後,美國海軍研究局在海軍水面戰中心達爾格倫分部正式啟動“創新性海軍原型”(INP)計劃,標誌著美國海軍開始推動電磁軌道炮由實驗室走向實戰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