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3月30日電/蕭萬長日前向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表達,台灣參加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意願,儘管仍有若干問題仍待協商,但台灣只要能採務實態度處理,進入亞投行應該不成問題;相反的,如果仍然拘泥於名稱,恐怕就會困難重重。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指出,去年十月二十四日,亞投行二十一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在北京簽約,截至本月二十八日,創始成員國已增加到三十個,申請加入的國家也增為四十一個,G7除美國及日本之外已全部加入,足見亞投行熱度持續發燒。
做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與亞洲開發銀行(ADB)成員的台灣,對於亞投行,也從最先的冷漠轉為熱衷,從被動等待邀請變為主動表態參與,當然是順應時勢的明智之舉;但民進黨“立委”卻多方質疑,對於蕭萬長向習近平表達參與意願,有人批評“感覺就是想讓台灣倒貼中國”,有人痛罵“完全就是向天朝面聖的矮化姿態”;民進黨中央則強調,政府應向國人說明清楚,“用什麼方式參與”,並且“確保國格和國家利益,不容台灣被矮化”。民進黨一向仇中,這些反應早在預料,不足為奇,值得重視的是,政府目前考量的重點也是國格與名稱。
基本上,我們完全贊同,加入任何國際組織,都必須維護國格,但考量政治現實,名稱上恐怕必須要有彈性。以亞投行來說,台灣現階段絕不可能以國家身分加入,只能採取WTO“台澎金馬關稅領域”,或是APEC“經濟體”身分加入;至於名義,以“中華民國”或“台灣”絕無機會,因為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大陸一向堅持不能造成“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台灣無論要以什麼方式、名稱與身分加入,顯然都不能牴觸“一中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