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大學政治系兩岸暨區域統合中心、兩岸統合學會今天下午主辦“《馬關條約》兩甲子:對兩岸與東亞的影響”圓桌論壇在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4月14日電(記者 倪鴻祥)甲午戰爭結束,中國在1895年4月17日與日本簽訂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以及北緯41度線以南的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今年正好120年,對兩岸及東亞影響至今仍在。台灣大學政治系兩岸暨區域統合中心、兩岸統合學會、中評智庫基金會今天下午主辦“《馬關條約》兩甲子:對兩岸與東亞的影響”圓桌論壇,就此條約歷史意義及衍生影響進行反思。
論壇下午2時至4時在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舉行,台大政治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主持;廣邀史學、文學及國際關係學者及國民黨黨史館從《馬關條約》簽訂後各個不同的影響面向發表看法,中評社副總編輯羅祥喜也受邀與會。
其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泉忠主談“《馬關條約》與釣魚台主權爭議之由來暨對琉球社會的影響”。
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主任王文隆主談 “《馬關條約》與孫中山革命”。
佛光大學文學系教授暨研發長謝大寧主談“《馬關條約》與中國現代化”。
前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黃秀政主談“《馬關條約》對台灣社會的影響”。
台灣國際法學會執行長李明峻主談“《馬關條約》與國際干預。”
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兼副國際教育長、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主談“《馬關條約》對日本社會的影響”。
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董思齊主談“《馬關條約》對韓半島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