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黃肇松:馬關條約120週年 抗日始自台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7 00:48:00


 
  台灣青年赴大陸直接參加抗日戰爭

  所幸大多的有勇氣、有骨氣的台灣人民看穿殖民者的工於心計,從1895年清光緒皇帝以“宵盰旁皇,臨朝痛哭”之句為割台下罪已詔之後,獨自對抗日本軍國主義的台灣抗日運動,就像壯烈的史詩,前僕後繼的進行著,從未停歇。就本文所探討的,早期進行武裝抗日的台灣志士包括吳湯興、吳彭年、姜紹祖、丘逢甲、劉永福、徐驤、林朝棟、李品山、蕭光明、許肇清、羅福星、羅俊、林少貓、餘清芳、江定、簡大森、柯鐵、林祖密;到中期以非武裝的議會路線爭取自由、自治、民主、人權的林獻堂、蔣渭水、翁俊明、廖進平、蔡培火;到後期李建興、蔡忠恕推動的地下運動,抗爭方式或有不同,趕走侵據統治的殖民者、光復台灣的目標則是一致的。

  當年抗日失敗,內渡粵北客家家鄉的丘逢甲寫出“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的悲情傷痛,人人感同身受,所以一旦抗戰軍興,台灣抗日志士丘念台(丘逢甲之子)、謝東閔、林正亨、黃朝琴及領導“台灣革命同盟會”的李“友邦”、宋斐如等,都懷著光復台灣之志,回到大陸,在不同的領域貢獻心力。可以說,七七抗戰促成台灣抗日運動的轉型,激發台灣青年奔赴彼岸直接參加抗日戰爭,也鼓舞留在島上的台灣人:光復台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已不是夢。

  20世紀反法西斯戰爭重大勝利實例

  丘逢甲所寫另一著名詩句:“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深入描刻台灣人對於無辜被割讓的錐心之痛,正因如此,1895年4月17日這一天,台灣同胞奮起的決心被激發起來,率先進行抗日運動,更緜延達半個世紀之久,卒能獲得最後的勝利,也是20世紀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一個實例。這段歷史證明了殖民是沒有好下場的,侵略更會給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我們看到日本終止“鎖國”,首次出擊,在甲午戰爭大獲全勝,據有台灣更被視為明治時代輝煌的一頁,終於導致軍國主義的狂熾,發動侵華戰爭及二次大戰,給中華民族、許多亞洲國家和日本本身帶來浩劫,日本本身更幾乎陷入萬劫不復之地。這真是值得世世代代的日本人深刻檢討,誠摯反省的一段歷史。

  (作者:黃肇松,台灣世新大學講座教授、原台灣中國時報社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