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5日電/現代市場經濟是由生產、流通或貿易、分配、消費、服務等環節構成的一個有機體系。其中,生產居於核心和基礎地位,流通和分配表現為中間環節,消費是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服務則既是一種中間環節,同時也表現為消費的內容。
經濟增長和發展,既是由各個環節相互轉化而形成的一個動態過程,也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這具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生產、流通、分配、消費、服務等環節本身都是發展變化的;二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和階段,這些環節之間的關係也是發展變化的。就前一個方面來說,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不僅社會生產效率得到迅速提高,商品流通的規模和速度也不斷擴大和加快。與此相適應,人們的物質消費水平和享受的各種社會服務也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
就後一個方面來說,隨著生產自動化技術的大量應用,從總體上來說,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都將越來越多地被機器和機器人所替代;就在業勞動者來說,每年、每周、每天的工作時間也將會不斷縮短。每個人的個人自由時間將會越來越多。毫無疑問,這是人類社會的巨大歷史進步。
在這樣的背景下,生產與消費的關係將發生重要變化,生產的發展將更多地取決於消費規模的增長和消費速度的提高。消費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休閑娛樂和個人發展性消費將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
面對這一未來變化,中國準備好了嗎?目前,就我國大多數城鄉居民生活的實際狀況來說,一方面由於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因為受到傳統生活習慣和觀念的影響,如何科學地安排閑暇時間,科學地進行個人消費,從而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似乎還沒有進入到意識層面。在居民消費中,基於生存的消費偏多,而基於個人發展的消費偏少;物質消費偏多,而精神和文化消費偏少;趨同化消費偏多,而個性化消費偏少。因此,從消費的發展和改進對經濟增長的巨大作用這個角度來說,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巨大,我國經濟從居民消費改進中獲得發展空間將會很大。
為了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以及每個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學術界應該更加重視對於國民消費問題的研究,政府有關部門也應該進一步制定有關政策,更好地促進和引導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和消費質量的提高,從而為我國經濟增長不斷注入新的動力。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