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5日電/希拉里·克林頓北京時間13日凌晨正式宣布參加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她是目前民主、共和兩黨所有意向參選人中民調支持率最高的,因而看好她的人很多。假如希拉里最終當選會給美國對華政策帶來什麼變化,也迅速成為中美相關輿論探討的熱題之一。有人感慨,美國大選,中國必然躺槍。
希拉里是美“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總設計師”,她在奧巴馬第一屆任期擔任國務卿時力促美國“重返亞洲”,主張在中國周邊搞“巧實力外交”,創造美國對華博弈的更多抓手。毋庸諱言,中國輿論不太喜歡她。
一些人預測,如果希拉里得以入主白宮,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會得到進一步強化,中美發生新摩擦的概率會隨之上升。
這種傾向和可能性都不應排除。然而我們必須看到中美關係的另一面,那就是兩國力量的此消彼長保持了長時間的慣性,這不是華盛頓通過在中國周邊搞些“小離間”,派美國艦隊多在這個地區晃一晃,就能“平衡”得了的。“亞太再平衡”有大量戰術空間,可以滿足部分美國政客的爭強好勝及幸災樂禍情緒,但它在大戰略上是個自欺欺人的東西。
如果中國在周邊真的很霸道,或者去太平洋上公然挑釁美國,甚至去加勒比海找個落腳點竪幾枚瞄准美國的導彈,那麼華盛頓的“強硬”就有了真正用武之地。
但問題是中國並無帝國主義野心。中國一門心思發展經濟,並且在現有國際體系下行事,獲得成功。然後我們搞“一帶一路”,發起成立亞投行,除非美國能“平衡”掉中國的這些活力,否則它“平衡”其他事情都沒用。
領土糾紛是東亞局勢的最大軟肋,但圍繞這個問題的爭議雖然響亮,實際上這裡沒有一個國家希望通過武力解決問題。華盛頓的挑唆看來做不到讓這一地區的任何一方徹底喪失理性,中越、中日等關係的改善證明了一些重要底線意識的存在。
希拉里如能如願以償當選,有可能促使“亞太再平衡”的思維方式更加活躍,相關小動作增多,但中國的實力,以及與此相關的承受力和駕馭力都已不可同日而語。亞洲地區對美國挑撥離間的態度也會不斷變得複雜和多元。
還有一個鮮明的歷史經驗受到廣泛注意,那就是美國總統易人對華盛頓中國戰略的影響屢次在事前被誇大,而最後都實現了“軟著陸”。等希拉里真有當上總統的那一天,她的前總統先生大概會告訴她“不能亂來”的重要性。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屆時她要為整個美國的國家利益負責,她要確保中美巨大貿易額不掉下來,不得罪美國對華投資者,還要在世界諸多熱點問題上尋求中國的合作,中美健康穩定關係不是她想改就能改的。
當年的克林頓總統上台之前厲聲指責中國,最後成為中國的“好朋友”,小布什經歷了同樣轉變。勢比人強,這個道理在中美關係中反覆得到活生生的印證。
當然,個人因素在美國的對外政策制定中還是能留下烙印的,希拉里如果最終成為美國領導人,有可能增加中美建立互信的困難。但與此同時,她決跳不出美國利益的強大約束。中國應致力於擴大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只要破壞這種共同利益的代價高於損人利己的所得,不管是希拉里還是傑布·布什,或者別的什麼人上台,他們都掙脫不了把中美往一起拉的冥冥之中的那只手。我們可以將這只手戲稱為“如來佛的掌心”。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