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已成新秩序之肇始
按官方介紹,亞投行,是一個政府間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國際機構對新興市場進行基礎建設投資過去是西方的專利,主要由世界銀行承擔這項職責。
但是,由於西方擁有經濟遊戲規則的主導權,所以世界銀行在對新興市場基礎建設投資時,往往會附加很多利於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條件,相關貸款往往會讓申請國吃不少虧。由於世界銀行只有一家,話語權完全由西方掌控,新興市場國家對此也毫無辦法。
這個矛盾在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後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當時發達國家的資金吃緊。英國《金融時報》曾統計,2009年和2010年,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及中國進出口銀行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公司至少發放了 1,100億美元的貸款。而從2008年年中至2010年年中,世界銀行相應機構僅作出了1,003億美元的貸款承諾。次貸危機爆發後,美國經濟遭受重創,但其解決危機之道竟是向別國轉嫁危機。美國通過放鬆貨幣政策轉嫁危機成本,貨幣政策的轉向令其負面影響在世界其他地區引發金融動蕩,甚至爆發了全球性金融海嘯。此後,世界發展更陷入了一個深層次的矛盾——發達國家投資飽和、資本過剩,大量資本只能通過玩杠杆來獲利,以發達經濟體為引導的世界經濟已難以為繼,而新興市場國家工業能力弱、投資不足、資本短缺,使得經濟遇到嚴重發展瓶頸。
也許你會說,將發達國家的資本,通過相應的平台,導入到發展中國家,從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由此,發達國家可以獲得經濟利潤,實體經濟對虛擬經濟構成了支撐,這場危機也就度過了。對!其實就是這麼簡單。但令人頭疼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早已完成了基礎建設能力的“去工業化”,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幫助發展中國家搞基礎建設,也不能借工業能力將自身資本導入到資本短缺地區。
以美國為例,華爾街是世界最大的資本市場,但這個國家平台卻根本沒有能力和動力將資本疏導到發展中國家的實體經濟當中。按照華爾街虛擬經濟的邏輯,去幫別人搞基礎建設的蠢事他們是不會幹的,他們只用在電腦上創造“信用”,撬動杠杆,即可大規模獲利。其實,自由經濟的意識形態就是貪婪的工具,但很多人還認識不到這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