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7日電(記者 李仕奇編譯報道)自四月份開始,滬指暴漲的勢頭延續到了香港恆指,但中國經濟的各項指標卻不如理想,令社會擔心沒有實體經濟支持的股市是否正在泡沫化。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刊登文章指,加入政策因素來看,中國經濟與股市呈負相關其實有跡可循,而香港股市的繁榮其實表明了中國金融改革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不過依然要注意港股是否正A股化,並提防小泡沫變成大泡沫。全文編譯如下:
中國的股票和經濟增速幾乎一向都互不相關。在2010年至2014年間,當中國經濟以領跑全球的速度增長時,其股票市場的表現長期處於世界最低水平。但自從去年的七月份以來,這種情況就反轉過來了:中國增長持續放緩,但其股票指數的市值卻翻了一倍。這是否意味著此前處於困局之中的中國股市現在開始走向泡沫化?
對於那些謹慎的人來說,以此作為警告信號也未嘗不可。有三點是值得注意的,首先,股價看起來開始偏高,甚至有個別股票的價值顯得非常不合理。深交所的中小企版塊——創業版(ChiNext)指數的市盈率 (price-earnings ratio)高達90%,比2000年美國的科網股泡沫峰值還要高一倍。其次,借貸槓桿率也因這次股價回升而增高。在4月13日,股市投資者的未償還貸款達歷史新高的1.67萬億(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00%。最後,許多入市的人都是散戶,對於他們所購買的股票並不了解。中國投資者在3月份開了近五百萬個新賬戶,其勢頭持續到4月也沒有減退。西南財經大學的一個調查顯示,去年三分之二的新投資者沒有大學文憑。
不過,正如以前的牛市一樣,許多投資者和分析師都認為,暴漲無可厚非,因為它顯然拉回了此前偏低的股價。小企業的市值漸漸變得不理性起來,但整個市場的泡沫其實並不大。許多中國大型企業如銀行和石油巨頭所在的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其市盈率在15%左右,與近10年的均值相差無幾。法國里昂證券(CLSA)的股票經紀Francis Cheung表示,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次回升更像是一次“回歸均值的行情”,並非不可持續的瘋漲。
而經濟增長與股市的分離關係如果加入了政策因素來看,就會變得不那麼難以捉摸了。2009年的刺激計劃導致經濟過熱,令政府不得不收緊貨幣狀況,而這次牛市則與寬鬆貨幣政策的回歸相呼應。自去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兩次降息,國內的短期融資成本在3月份猛增了近兩個百分點,為股市火上澆油。此外,市場對於這幾周步伐加快的金融改革相當樂觀,認為改革會支持股價上升。而一項重組政府債務的計劃也解決了其中一個有關股票估值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