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傅瑩(中評社 林艷攝) |
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作為國際戰略類智庫,應當發揮好決策的參謀作用,具備向社會解讀政策、凝聚共識的功能,擁有國際傳播能力,能夠履行戰略對話
在當今世界舞台上,中國的影響力、行動力快速提升。與此同時,面對的大事、難事、急事也不少。時代呼喚更多優秀智庫脫穎而出,為黨和國家破局解題凝聚智慧。
目前中國研究機構門類齊全,但類別差異較大。經濟等類型的研究機構經過多年實踐,與決策部門互動較好。相比之下,研究國際政治和戰略的機構在服務決策方面有些滯後,其體制、機制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決策的需求,也難以聚合更多高端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要加強新型智庫建設、健全決策咨詢制度,將之提升到了國家軟實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高度。今年初,中辦、國辦出台《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中國智庫建設迎來春天。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講話中提出“打造智庫交流合作網絡”的倡議,將我國智庫的國際化、影響力推向新層面。加強國際戰略類智庫建設,孵化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國際戰略智庫,刻不容緩。
國際戰略決策是國家基本政治和政策的延伸,中國新型國際戰略構建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服務於國家。同時,智庫研究應有獨立、客觀的品格。作為國際戰略類智庫,應當發揮好決策的參謀作用,具備向社會解讀政策、凝聚共識的功能,擁有國際傳播能力,能夠履行戰略對話。
中國國際戰略領域有關機構的成熟度、基礎研究能力和政治向心力均較強,但有的研究機構缺乏對現實外交活動的了解,跟不上決策需求;政府類研究機構經費使用限制多,大量經費只能建“庫”、無法扶“智”;一些新興民間智庫財力雄厚,但課題針對性不足,建言通道也比較狹窄。此外,一些研究成果的知識產權得不到充分尊重,一些優秀學者、研究人員的力量缺乏施展空間。
如何促進國際戰略類研究機構向新型智庫轉型?
首先,下決心改革創新,完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從體制機制上向現代智庫轉型,從服務決策的角度去選題、定項。以“一帶一路”為例,研究界一窩蜂地做宏觀詮釋,而決策迫切需要有數據支撐的實在研究,包括物流、安全等具體問題和國別認識。新型智庫應找准定位,適應國內外新形勢和決策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