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財政部長樓繼偉4月24日參加清華經管學院的一個論壇時講了一番話,在互聯網上激起軒然大波,直到現在未能平息。我們認為有必要就此談一些看法。
環球時報評論說,樓繼偉發言的基本內容是,如果中國下大力氣進行結構改革和調整,中期增長有可能達到6.5%-7%。同時中國面臨著另一種前景,即“今後的五年十年,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非常大,我甚至覺得是五五開”。他總結道,“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確定下來的決定性任務,如果到2020年我們按時完成了,我認為是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樓繼偉似乎表達了一些可被一些人理解成“悲觀的”看法,但他的核心意思更像是想強調改革的重要性,讓聽他發言的人支持三中、四中全會確定的改革目標。
中國該如何改革,樓繼偉提了5個方面,其中一個中心意思是要抑制工業化過程中人員成本的過快增長。比如他提出不要總有“戰爭思維”,可以增加糧食進口,解放更多農民生產力。他還對《勞動合同法》的“超前”而帶來的負面效果提出異議。這些也引起了巨大爭議。
樓繼偉的這些談話較“官方正式觀點”似乎“比較放得開”,“個人色彩”較濃。問題首先涉及,他有著很難淡化的身份,他“個人想法”和“官方想法”之間的區別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是模糊的。這種情況下,他作為清華校友和該校兼職教授,是否還可以在該校的特定範圍內說一些這樣的話,做些有學術意義的討論呢?
中國官員總體上都很低調、謹慎,公眾對一些官員的“照本宣科”通常不喜歡。但實際上,輿論對官員“張開嘴巴”也相當不適應,這些日子很多樓繼偉講話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都不是就經濟談經濟,而像是把這件事“政論化”了。
平等對話和討論對於形成改革共識有重要意義。如果官員也能參與圍繞中國經濟的學術討論,顯然會提高這種討論的質量。但現實總有很多“複雜性”,官員談話很容易引起比普通學者談話多得多的聯想和引申。不僅僅中國這樣,在西方官員們說話也會受到有形和無形的限制,只是各國的程度不同罷了。
中國的這種實際限制看來比我們通常認為的大得多。我們過去往往只注意官方的“僵化”,以現在的情形,很難說輿論場和官方哪一邊的“敏感”更多。總體上說,中國現在就重大問題“深入討論”的環境很不成熟,爭論的方向很容易從命題本身轉移到說話者的“身份”“背景”以及“目的”“用心”上。
就這種局面發哀嘆是沒用的,需要有一些艱難的磨合對情況做出改變。樓在清華的發言流傳到網上不過一周時間,其對推動改革的利弊效果尚有待觀察。就今天這個時間點來說,也許不急於做結論,給事情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