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中國高級別的官方智庫還應充分意識到自己的渠道優勢,加強與其他研究機構和國外智庫的合作,善於整合研究資源。
《小康》:目前,中國智庫在數量上應該說與西方國家智庫不相上下,但是質量和影響力依然相差甚遠。你認為當前中國智庫發展中主要存在哪些問題?應當如何提升質量和影響力?
王莉麗:中國的現代智庫研究與建設從20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應該說已經充分了解了全球智庫的形態和表象。但目前對全球智庫的認識與實踐,仍然停留在“智庫形式”階段。表面上看,近年來,中國智庫建設欣欣向榮,在數量上大幅上升。而且近年來新興的一批智庫很善於進行思想的傳播。但是,智庫的核心競爭力是思想創新,智庫存在的核心價值就是通過思想影響公共政策制定、推動社會進步。一切的思想傳播活動必須建立在思想創新的基礎上。當前,中國智庫的著力點亟須從“智庫形式建設”轉向“智庫內容建設”。
《小康》:從媒體視角來看,智庫的影響力與話語權更多時候體現在輿論引導上,你如何看待中國智庫的媒體影響力提升?
王莉麗:當前中國智庫的新媒體傳播意識和能力依然很落後,與歐美智庫相比,中國智庫的新媒體傳播國際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比如,大部分中國智庫的網站幾乎沒有國際影響力,更談不上對各種新媒體傳播媒介的熟練運用。有西方學者這樣評價:中國智庫最大的問題是它們的孤立性。很多中國智庫的運營像黑洞(沒有網站、聯繫方式,也沒有學者的個人檔案)。
以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為例,布魯金斯學會的網站不但發布最新政策主張和學者觀點,影響媒介和政治議程,引領社會輿論,而且不斷根據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受眾需求的改變調整新媒體傳播策略。
根據數據統計,他們的網站有約50%的訪問量來自非美國地區,遍及歐洲、北美、亞洲、非洲、大洋洲,有著全球性的影響力。2013年6月布魯金斯學會網站推出了仿照《紐約時報》的“雪崩”(snowfall)模式製作的數字化專題,目的在於激發對重要議題的討論和辯論。第一期推出後,網頁停留時間提高了125%,其中72%的訪問者為新用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