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一個在上海打拼的青年回到江蘇宜興的農村老家,他“看到生長於斯的故鄉和童年回憶中的景象大有不同”。
不久,這位署名“企之”的青年在上海《申報》上發表了一篇散文,描述故鄉所發生的變化。年輕人都出去做工了,村莊變得像墳墓一樣死寂。留守在故鄉的村民比以前更窮了,以前只是窮得花不起錢,現在窮得連飯都吃不上了。以前鄉裡有開明紳士修橋鋪路,現在沒有人再做這些善事,橋沒人修了,路沒人鋪了,鄉間的公共設施更加破敗了。
很明顯,民國的鄉村跟今天的鄉村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進城務工人員越來越多,關心鄉村事務的人越來越少,鄉村生活越來越缺乏生機;不同的地方是,現在的留守農民並不挨餓,而民國的留守農民首先要考慮吃飯問題。
民國時期的農民工跟今天也不一樣。
今天的農民工有兩大特色:首先,大多數人並沒有拋棄土地,農閑時進城務工,農忙時仍然要回去搶種搶收;其次,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在城裡買房,好讓孩子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
民國的農民工也有兩大特色:第一,大多數人完全丟棄了土地,一旦進城就不再回鄉,不但他們自己進城,連老婆孩子也要接到城裡去;第二,雖然老婆孩子都跟著進了城,這些農民工卻並不在城裡買房。
不買房,他們住哪裡呢?住廠裡的宿舍,住寺廟的閑房,等條件好一些後,他們會租房,或者自己搭建簡易的窩棚,為一家老小打造一個最基本的遮風擋雨的小窩。
日本鬼子侵華之前,曾經派出大量特務在東北與華北的各大城市做秘密調查。調查華北城市人口的特務發現了一個規律:清朝末年時農民只在冬閑和春天青黃不接時進城找活兒幹,農活兒一忙還會回去,所以城裡的人口一年中會突增突減(春冬暴增,夏秋銳減);到了民國,像天津、北京這些城市的人口就只見增多而不見減少了,為什麼呢?因為廣大農民工義無反顧地離開家鄉,一去就不回頭,拼了老命也要在城裡落腳,絕不留戀老家那幾畝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