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開展更加有效的戰略溝通十分必要。比如中國對美日加強軍事同盟以及美國在亞太的其他軍事部署疑慮很重。反過來,美國對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一些姿態也常常往“最壞的”方面想。美國常說它在西太平洋的布局“不針對中國”,中國則強調我們做的事都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權利,而且是其他國家都做過的。中美的解釋都說服不了對方,雙方或許有必要把各自的戰略意圖做進一步闡述。
中美這些年積累了大量管控危機的渠道和經驗,它們有效降低了中美發生摩擦的頻率,這些正面資源轉化成兩國互信質的提升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中美對戰略利益交織的亞太地區要有一個共同的願景。那樣的願景要給中國成長留足空間,徹底接受中國崛起,同時要確保美國國家力量與其對世界領導力之間的關係不受到中國崛起的致命衝擊。
近來有美國學者提到美國應尊重中國增加軍費的權利,同時希望中國軍費有一個所占美國軍費比例的“上限”。還有人探討美國不應追求在第一島鏈內的軍事優勢,這些話題都挺新鮮,畢竟,在美國圍著中國海岸線不斷搞抵近偵察的時候,讓中國人“信任美國”實在是無稽之談。
中國在未來很長時間裡仍將是中美之間較弱的一方,中國發展經濟以及解決國內問題的任務十分繁重,不可能將全面挑戰美國定為國家目標,中國對美戰略心態將長期是防禦性的。美國如果現在就感受到緊迫的“中國威脅”,無論有多少具體原因,總體上都很荒謬。它說明美國對國家安全的要求太過分甚至霸道,它很大程度上在“庸人自擾”。
“退一步海闊天空”是中國的一句古訓,中華社會對它的主張是不問境遇順利與否的。美國人也應當學習、接受這一觀念,避免進攻性思維的過度放縱。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