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記者 李仕奇)中國股市近期一直向好,成交量巨大,並在五月底時隔八年再次攀上4900點。不過,彭博社昨日發表專欄作家威廉•佩塞克(William Pesek)文章指,股市高漲令債務風險轉移到了個人投資者身上,情況與韓國在97年經濟崩盤後的策略如出一轍。面對股市泡沫,中國政府必須增加企業透明度,令經濟更加自由化,並敢於讓一部份企業倒閉。全文編譯如下:
許多觀察者都認為,中國經濟正在走日本的老路——一個經濟大國深陷多年的通縮壓力,使其全球影響力逐步下降。而北京當局對債務問題的不夠重視也令人回想起上世紀90年代日本政府的公關策略。
但仔細研中國的處境,就會發現其實韓國才是一個更恰當的比較對象。中國嘗試把債務風險轉移到私人投資者身上,這與韓國此前的手法如出一轍。
韓國經濟在1997年崩盤,是因為難以承受家族大企業堆積起來的債務。而首爾當局應對的策略就是把這些債務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隨著一系列稅收政策和聰明的公關手段,韓國把不斷積聚家庭債務用愛國的外衣包裝起來,以提振經濟。
此舉仍然纏擾著韓國人民,韓國的家庭債務現已佔GDP總值的81%,遠超美國、德國與中國。因此,韓國特別容易受到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這也是它正邁向通縮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