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東方之星”翻沉事件前方指揮部決定,從昨晚20時起實施沉船扶正打撈方案。這似乎標誌著整個救援工作來到了一個轉折點。
到昨天夜間,“東方之星”翻沉已逾72小時,發現新生還者的希望逐漸變得渺茫。3天以來,中國全社會從上到下都對救援工作傾注關注,救援本身的效率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肯定。國人在這一突然降臨的災難中保持了難得的團結。
隨著大批船上人員家屬趕赴事故現場,也隨著黃金救助時間的流逝,一些親屬難抑悲慟情緒。對他們的心情國人都有深切的理解,現場接觸他們的人和從媒體了解他們情況的人都忍不住同他們一起悲傷,這份同情既是人類共通的,也是中國文化的一份特別沉澱。
然而一些外國媒體開始找救援及善後工作的茬,拼凑具體的失望和抱怨,編織圍繞事件的矛盾和衝突。有的外媒急不可耐地消費家屬的痛苦,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引導事件中心及外圍的對立,這樣做真是很不厚道。
死者為大,親屬為尊,中國社會既急著救人,也深知撫慰親屬們的重要。過去有國內媒體在災難之初就去消費遇難人員家屬的痛苦,幾乎都遭到輿論的譴責。很快大家就對這方面的底線有了敬畏。
外媒是用不著與中國社會同呼吸共命運的。它們不用想著幫助解決問題,而是熱衷於展示中國社會的碰撞和傷疤,它們的心態很多時候就是對抗性的。所以它們並不關心整個過程的前因後果和順序,而是去抓最便於炒作也最可能帶來刺激的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