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神股”爆煲 仙變毫再變仙黑莊設局謀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8 09:45:30


 
  最近期較誇張的例子就有中國農產品(0149),使用“0149”該股號的公司,自1986年前叫“港澳發展”起,至今起碼6度改名,據港交所披露易網站可查資料的最早1999年起,“0149”已改名“寶榮坤”,再變“中國數碼港”,第三度變“中國置地”,第四度變“珀麗酒店”,第五度變“中國高速”,再於2008年1月第六度變成今日的“中國農產品”。回顧歷史,該股曾於2003年8月、2010年9月及2011年6月,先後三次股份10合1,第三次合股後再1供30。到2013年12月,該股更40合1,然後以近90%的折讓1供15,每供1股可獲發1股紅股。到今年1月,該股再8合1,並以四成溢價1供8,對小股東簡直是“疲勞轟炸”。

  經過多次的供股、合股後,一些股份在彭博報價機中,追溯其以前的股價,出現達150萬元1股的荒謬情況。

  今年來近20公司宣布合股 

  “基本上,我一見股份宣布合併,我便毫不猶豫,建議即時沽出手上股份。”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炒高股份需要貨源歸邊,才利及向上炒,相反,當大股東手上“不夠貨”,便會選擇“向下炒”。“一些大股東手上的貨不夠,可能只有5至6成,實難以將股份炒上,遂改而向下炒,務求收乾市場貨源之餘,並在當中大賺一筆。” 

  譚紹興表示,近期市況暢旺,大部分股份較易炒上,但今年以來,仍有近20隻股份宣布合股,反映有關伎倆“長用長有”。散戶一方面既要避免買入貨源高度歸邊的股份,也要提防買入慣性“合股”的“妖股”。

  再發新股攤薄小股東權益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亦表示,上市公司將股份合併後,股價十居其九下跌居多,尤以細價股最為常見。由於合併股份後,股價增大了,賬面上股價提高及變相貴了,股價就容易“向下炒”,而主要股東再透過供股、發新股等財技,令股票供應再度增加,重新攤薄小股東權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