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藍博洲(中評社 王秀中攝) |
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王秀中)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藍博洲昨日出席甲午乙未120周年圖片展系列活動,會後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展覽是對歷史非常全面的詮釋,不僅展出了1945年之前的歷史圖片,同時也涉及到1945年之後保釣、“二二八”等事件。談到文學,他說,文學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當文學面對歷史。文學有一點是歷史做不到的,它是歷史背後人精神面貌的表現,是感情層面更複雜的部分。歷史沒辦法處理的只有通過文學來表現。
藍博洲說,這次展覽是比較全面的,不只展出了1945年之前的歷史圖片,同時也涉及到1945年之後保釣、“二二八”等事件,這是對歷史一個比較全面的論述。在台灣方面,今年並沒有太多相關的紀念活動,“七七事變”官方不得不舉辦,會做一些樣板活動。剛在會上也有人提到,今年中山堂一個活動的主題是“灣生”(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完全是離譜到極點。台灣如今主流都是在“去中國化”,所以他們對此也是諱莫如深。
他表示,台灣現在這一代年輕人不了解歷史,是一時的。他自己也做過學生,他從不相信教科書能影響一個人什麼。它塑造了一個世代的人的集體意識,包括他們這個世代受的是反共教育,但是在後來的成長學習過程中,很容易把這個事情矯正過來。如果它講的是假的,那麼也只是有一時的作用。所以該做的,還是要做,把該整理的歷史呈現出來。當客觀條件變化時,這些人通通都會改變。這在歷史上可以找到依據。日據末期,日本人搞皇民化運動,而台灣一光復,“整個皇民就不見了,姓名通通都改回來了。”所以他並不那麼悲觀。但他認為,台灣這一代的年輕人要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他們自認為自己在做有理想的事情,但是他們不了解歷史,也不認真,這是要付出代價的,時間還沒到而已。歷史的作用是把前人的經驗做一個總結,才能避免重蹈覆轍,整個人類才可能更好的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