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敦球:幫朝鮮一起應對特大旱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9 17:06:07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電/朝鮮各地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不僅僅是水稻損失慘重,連玉米等其他糧食作物也受到很大影響。國際輿論對此給予高度關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8日表示,中方願根據朝方需要提供幫助。

  引發國際輿論重視的原因還不只是災害本身。人們往往認為,朝鮮國內在遭遇重大災害時,一般不對外公開,外界大多從韓國媒體或西方媒體的報道中獲取相關信息,但報道通常不準確。近年來,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朝鮮官方不僅逐步公開國內發生的生產事故和災情,還公布對有關責任人的追責。這次朝鮮官方向國際社會公布自己遭遇嚴重旱災,表明朝鮮對國內事關社會和民生領域,逐漸採取透明化處理方式。

  筆者認為,朝鮮此次公布旱情有兩個明顯特點。一是及時性。災情發生後,朝鮮官方媒體在較短時間內向國內和國際通報。二是數據化。朝方統計資料顯示,截至6月8日,朝鮮全國完成插秧的44.156萬公頃(662.34萬畝)稻田當中13.62萬公頃(204.3萬畝)的稻苗大片枯萎。

  正是及時性和數據化的信息,讓漸漸開啟的透明化具有了更多和更實際的意義。朝鮮改變了以往只發布一句籠統消息的做法,根據及時發布的量化數據,國際社會可以準確地判斷出朝鮮旱災的真實情況,公信度也大為提高。

  此外,從報道看,旱災發生後,朝鮮正展開多種方式積極抗旱。鼓舞士氣,有力地號召全國人民投入抗旱鬥爭。例如,在“挖井”、“打管井”、“建水塘”的同時,各地合作農場擴大水塘、水井和地下水池等補助水源的儲水,積極採用節水型耕作法等科學耕作方式方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