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學者鄭煥禹。(中評社 張翼鵬攝) |
中評社香港6月25日電(記者 楊犇堯)韓國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中國調查擔當官鄭煥禹在由中評智庫基金會與韓國外國語大學全球安全中心合辦的“一帶一路與東亞安全趨勢”研討會上表示,一帶一路不是排他性的地區主義政策。中韓兩國共同為地區經濟整合模式的發掘及深化而做出努力極為重要,在這種努力下,新近簽訂的中韓自貿區協定將成為極為重要的先例及指導方針。
鄭煥禹首先回顧稱,自1992年中韓建交以來,兩國經濟關係取得長足的發展,這在世界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中韓在歷經兩次飛躍到簽訂中韓FTA的今天,兩國經濟正面臨新的飛躍。
他分析指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中韓經濟關係面臨新的課題,可概括為兩大限制,其一是不均衡性,過去一段時間以來,韓國企業主導了中韓間的分工合作,而在取得了持續發展之後,現在中國企業也具備了能夠主導中韓間分工合作的規模和能力;另一個限制則是對象市場的局限性,中韓間分工生產的目標市場局限於成熟市場。今天,隨著中國的持續增長、市場多元化及成熟市場的蕭條,這種分工生產的參與國和對象突顯出複雜化、多元化的必要性。
因此,經過20餘年的飛速發展階段,面臨新飛躍的中韓經濟關係必須要解決兩大課題,一方面,需要構建兩國企業得以相生並存的新國際分工結構,另一方面,中韓兩國正面臨著需要憑借過去中韓間通商合作的經驗,提出並引導地區經濟整合模式的課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帶一路政策具有以下三大特點:首先,一帶一路戰略並非排他性的地區主義,不區別對待亞洲地區內一帶一路以外的地區。其並不意味著要通過一帶一路弱化美國、日本的地位,或與這些國家形成對立關係;其次,地區經濟整合也將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既是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對外經濟政策的方向,在中國政府公布的一帶一路戰略的內容中也有體現。一帶一路戰略中包含與亞洲地區國家間的貿易及投資自由化、通關便利化、與亞洲地區國家間的雙方及多方自由貿易協定。其中也包含RCEP、FTAAP等亞洲地區最大的多國間地區貿易協定;第三,經濟上以擴大本國產業的競爭力為目標。不僅以擴大海外投資為目標,還以通過全球價值鏈(global value-chain)提高本國產業的競爭力和擴大影響力為目標。如前所述,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價值鏈的加強與中韓間得到加強的轉變類似。這種轉變對於包括韓國在內的周邊地區或國家來說,既可能是一個機會,也可能是一個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