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秉承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是經濟全球化程度較高的國家。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破壞、傳染病傳播、貿易保護、經濟金融危機等全球問題,都會直接威脅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同時,受自然生態脆弱、對全球經濟依賴性增強、抗擊各類風險能力較弱等“先天”和“後天”因素的制約,全球問題對中國的破壞性遠大於對發達國家的破壞,因此,中國是世界上最需要全球公共物品的國家之一。與此同時,中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政府的強有力組織和領導下,經濟總量持續30多年快速增長,成為世界最大貿易國、最大國際儲備國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全球事務的影響早已“今非昔比”。作為崛起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中國必須而且能夠在全球經濟治理機制中發揮更大作用、體現更大影響。提供全球公共物品就是一條現實途徑。
事實上,在中國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在中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參與國際事務的治理中,中國已經在努力向國際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物品。例如,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持續繁榮,為世界提供了一種充滿活力的國家治理模式和新的發展思路,中國模式已經成為不少發展中國家研究和學習的對象。此外,中國在穩定經濟和金融體系、提供國際援助和救援、科技創新和進步方面的成就也產生了良好的外部效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球公共物品供給。“一帶一路”建設是21世紀中國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並將在以下四個方面增加全球公共物品供給:
第一,產生國際合作新理念和新模式。中國的改革開放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制度創新之一。“一帶一路”建設作為21世紀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宏大戰略,實際上是中國在國際社會推動包容性發展理念的一大實踐,並正在以經濟走廊理論、經濟帶理論、21世紀的國際合作理論等創新經濟發展理論、區域合作理論、全球化理論,豐富人類發展的知識寶庫,將給21世紀的國際合作帶來共商、共建、共享和包容發展新理念和新模式。
第二,高效的設施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建設將重點落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各國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上,中國運用自己發達的基礎設施產能、技術優勢,以及高儲蓄的資金優勢,動員國際社會資源,推動沿線國家增加基礎設施供給,打通沿線國家開展國際貿易的各種道路、設施阻塞,提升整個區域的經濟合作水平,為沿線國家未來的經濟穩定增長夯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