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武裝直升機組成“0”形複雜方陣。 |
紀念活動中的幾個首次:首次組織紀念抗戰勝利專題閱兵,首次設計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游擊隊等代表編組受閱;首次邀請外國軍隊代表參加,讓大家對七十多天後舉行的閱兵充滿期待。
離9月3日還有兩個多月,閱兵准備工作緊鑼密鼓,這一慶典頗受期待。與之前新中國的14次國慶首都閱兵相比,本次閱兵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這恐怕是它的“最新之處”。
搞“國際化”閱兵,比什麼?一些人認為,首先要比外國來客的陣容,然後比的是現代裝備水平,再有就是比閱兵本身的創意。然而這些對中國或許都不是最重要的,我們甚至不需要與誰比,我們更需要對二戰的東方戰場給予應有紀念,讓世界記住中國人在那場戰爭中有過的苦難和貢獻。
二戰時的中國差不多處在其歷史上最孱弱的時期,它幾乎不堪一擊,抵禦一個相對小民族的侵略也進行得艱苦卓絕。70年後中國奇跡般成長為有世界影響的強大國家,兩相對照,這也是中國人心理上的一次告別。歷史的一頁翻過去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如今有了堅實基礎。
在這個世界上,有的國家或許可以說一套做一套,從國際政治的縫隙中套取利益,但中國這麼大的規模及長遠發展願景,要求我們必須在重大問題上表里如一,正視并努力解決各種問題,將中國的“多贏”理念推向國際世界。
中國帶著這份坦誠搞抗戰勝利閱兵,定能獲得成功。因為中國要的不是“面子”,不為了把這次閱兵兌換成具體的現實利益,我們表達自己的真實意願,呈現曾經發生的史實,同時向世界展現我們的善意,幫助世界如實了解我們的力量。這樣的閱兵沒有不成功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