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日電/庫木庫都克村,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小村莊,常年用水吃緊。連日來,為了把井水引到每家每戶的田地裡,“村官”蘇國平高溫天裡忙著測量、引水,襯衫上常蒙著一層沙土。
“鄉親們缺水種地,沒有水就沒有收成,一刻也不敢耽誤。”烈日當頭,身穿寬鬆麻布襯衫、腳踩布鞋、挽起袖子幹活的蘇國平儼然一副農夫模樣。不經介紹,沒有人知道出他是一個有著“廳級”官啣的幹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
新華社報道,蘇國平是新疆第二批、7萬多名“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住村幹部中的一個。今年3月,他從烏魯木齊來到喀什農村,開啟了為期一年和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村官”生涯。
和他一起來到庫木庫都克村的還有經信委另外8名幹部。初來乍到,大家自己動手在村委會大院裡臨時修建了平房,住兩人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宿舍,一起辦公、學習。
“我們的挑戰在於短時間內轉換角色、轉換方法,儘快融入群眾,發現問題,解決困難。”蘇國平說。
去年3月起,新疆啟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要求全區20萬各級機關幹部在三年內分批住村工作一年,全面覆蓋新疆8000多個行政村、700多個國營農牧場和近千個重點社區。
住村之初,新“村官”的工作並不順利。“到老鄉家走訪,人家覺得反映問題也解決不了,不願意跟我們說。”蘇國平坦言。
蘇國平帶領工作組改變了工作方法:在田間地頭談,不帶筆記談,用“走親戚”方式談,幫老鄉卸下思想包袱,自願傾訴農村的真實情況和困難。
村民艾麥爾·阿布拉告訴記者,幾年前,村裡打的水井早都幹了,地裡缺水嚴重,工作組來了後,協調工程隊和電力部門為村裡打了一口機械井,還修建了水渠,現在水已經引到了每家每戶的田裡。
庫木庫都克村人均耕地不足兩畝,村民致富心切卻沒有門路。村長達吾提介紹,前段時間,住村工作組幫村裡爭取到了項目資金,村裡集體購買了品種優良的“刀郎羊”,養殖專家還來講了課,現在村民的規模養殖已經發展起來了。“這些‘烏魯木齊來的幹部’工作起來和我們農民一樣,不嫌累,不嫌臟,他們不擺架子,我們跟兄弟一樣。”
眼下,工作組幹部和村民的距離拉近了,老鄉開始主動找這些新“村官”反映問題。蘇國平說:“住村生活讓所有幹部深刻認識到老百姓的生活和需要,避免黨員幹部閉門造車,而是真正走進群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