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文化創意園外景。 |
中評社香港7月8日電/Y君最近在新開業的餐廳做了一個體驗活動,通過某網上親子平台以1元促銷十個名額,教授兒童捏面團、做披薩餅,做完了還有厨房叔叔為他們烹飪好,讓陪同的家長和孩子一起品嘗。
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6日載文《外企創意在中國都很“短命”》,文章說,以1元的價格售賣原價100元的親子捏面團體驗課,本身就很吸引父母掏錢,再加上活動當天請來不少自媒體人、業界好友一起和小朋友們捏面團,場面歡樂,反響相當熱烈。
不出一周,就發現同事們想出來的創新市場營銷點子,已經被周圍同類型餐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丁點不改直接拷貝過去,再加上“歡慶六一兒童節”的噱頭,不禁感慨,即便是在鼓勵大家創新創業的當下,“山寨風”之強勁絲毫未減。
在中國做生意,不怕你想不到新點子,只怕創意的壽命太短,因為市場一旦驗證創意受歡迎,大家便蜂擁而至;簡單的“拿來主義”、業者借用海外品牌先打名氣再偷換肉體的無規做法,都令外企感慨市場競爭環境艱辛。
有外企高管表示,拷貝名堂還只是山寨風的“初級版”,其實,企業沒有經過內部團隊“大腦風暴”而抄襲來的運營方式多是“曇花一現”。
以上述個案來說,餐館要增加多少員工人手來輔助小朋友們做面團、小朋友們當小厨師的一套服裝、衛生過程、如何引導與灌輸孩子孝道、分享等傳統價值觀等,不是“依樣畫葫蘆”借個驅殼可以做到的。
這名高管稱:“你可以打價格戰來拉客戶,但是成本放在那裡,拉低價格爭取到的客戶不滿足用戶體驗時,還是會轉向價格稍貴、有一套成熟運營管理的商家。”
外企在中國無論是買賣商品、做服務,還是提供技術支撑,在知識產權和自身創新驅動文化沒有完善的時代,確實要面對強勁的抄襲風。一個有效的承壓辦法,是激勵自己的團隊不斷推陳出新,始終保持走在變革的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