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專業護理團隊、全科醫生及醫療機構共同參與養老院的醫養結合模式受到國家鼓勵,但這個領域的一些創業者卻遭遇“玻璃門”。
“我想在自己辦的養老院內設一個二甲中醫院,搞醫養結合,這在陝西屬首創,可正因為是第一個吃螃蟹,從省、到市、到縣,沒有一個部門接收我的申辦材料。”西安一位投資人已經跑了兩年多,至今還沒辦成,“一位官員對我說,中央文件雖然允許這樣做,但省裡沒有先例,沒辦法辦。”
而在江蘇一位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公司負責人看來,充電樁的建設並不複雜,項目審批周期卻過長。“我們有個項目兩年都沒有完成驗收。”
“先報規劃,拿到多個部門的批文才能建設。有時候只是建個小樁群,但事事都要報批,很耽誤事。一旦涉及電力增容,周期更長。”這位負責人說,充電樁是新生事物,項目驗收沒有標準,一些部門怕擔責任,以“驗收標準不清晰”為由遲遲不驗收。
為了穩妥,有些監管部門拿不準時,就讓企業沒完沒了地提供材料。
俞陽說,即時配送是一個新行當,誰也不知道標準流程應該是擁有多少證件,“作為物流企業,我們在建立配送站點時,還曾受到食藥衛生部門的查處,說需要食品流通許可證。按這個說法,是不是所有物流企業和倉庫都需要食品流通許可證?企業到底需要哪些證件,能不能給個定論?”
新事物層出不窮,舊規則已難以適應,新規則還沒建立起來,這讓一些監管部門無所適從。創業者則為此焦慮不已:不往前走,怕錯過商機;走得太快,怕被叫停。思前想後,頭上總像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