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在人民大學舉辦的“全球治理與開放型經濟:第三屆G20智庫論壇”上,土耳其中央銀行高級經濟學家,人大重陽外籍高級研究員尤科賽爾•戈邁茲在論壇上指出:資金的流動而非囤積有利於最大化地提高全球福祉。中國是最大的出口國,最大的海外投資引進國,並逐漸可能成為最大的海外投資國。通過資本的對外流動,中國可能同時成為一個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的天堂。對於提供傳統商品和服務的傳統產業而言,全球供應鏈的主要生產商、製造商和物流中心仍然在中國,當前產能可能繼續主導世界市場。同時,中國不僅僅能夠提供傳統商品和服務,也能提供新興或創新消費品(包括奢侈品)。因此,高科技產品將繼續吸引大量的國外直接投資。一方面,中國繼續輸出針對大規模基礎設施項目的國內資本;另一方面,中國繼續吸引第三產業的外來資本。鑒於其巨大的市場規模,許多外國公司都堅持選擇留在中國市場,不斷尋找新的機會。因此,基於當前的現狀或推測,中國很有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成為決定全球資本流動方向的重要因素。
進一步,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有兩個最佳選擇,即繼續保持資本輸入策略與利用國家儲備來支持中國企業到國外投資。此外,在此背景下,中國有權要求對當前全球金融架構進行特定改革。一方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及其他類似機構應當重組,以反映新世界的所有新動態。同時,中國和其他國家應被允許組建新的機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可以促進全球經濟以更加可持續的方式增長,從長遠來看,這也有助於中國的經濟增長。這對於提高全球福祉而言是一個良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