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英津:統一前兩岸定位 一國兩府一中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09 00:21:18


 
  第三,“兩府”涵義不用。大陸方面認為,“一國兩府”中的“兩府”是指“兩個中央政府”,“兩個中央政府”會在終極上導致“兩個中國”。事實上,在雙方均堅持己方政權為中央政府的前提下,一旦承認對方政權為中央政府,必然帶有“兩個中央政府”的想象。而“一國兩府一中央”中的“兩府”,僅僅是兩個政府體系,而非“兩個中央政府”。大陸方面僅承認己方政權為中央政府,但不承認對方政權為中央政府。

  第四,政府身份不同。台灣方面“一國兩府”強調所謂“兩岸對等與內外一致”。台灣方面主張雙方不僅在兩岸之間“對等”,而且在國際社會也“對等”,即主張台灣當局在國際上具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同等的代表權或國際地位,由它代表台灣地區獨立地行使台灣的對外主權。而“一國兩府一中央”則主張兩岸平等,且平等也僅局限於內政治理層面,在國際場域則“內外有別”,堅持認為台灣當局在國際上不具有代表台灣的權力。國際上只有一個具有主權意義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國際法意義上,世界上不存在“一個國家,兩個代表政府”的情形 。

  第五,論述側重不同。台灣方面“一國兩府”論述的重心在於“兩府”(即“兩個中央政府”),通過強調“兩個中央政府”來凸顯“兩個中國”。而“一國兩府一中央”論述的重心在於“一國”,該論述中的“兩府關係”是一個中國內部兩個政府體系之間的關係,其目的是在“一個中國”框架下來解決台灣當局的政治定位問題。

  第六,表述方式不同。從技術和方法論的角度看,台灣“一國兩府”論述只能通過“共表”來表達,一旦共表,就會導致“兩個中國”,所以大陸方面反對“一國兩府”。而“一國兩府一中央”在很大程度上要通過“共表+各表”來實現,即在“一中”問題上要“共表”,在“一個中央政府”問題上只能“各表”,在設計該論述時已為台灣方面預留了充足的“各表”空間,因而較“一國兩府”更具有可操作性。

  第七,實質結果不同。台灣方面“一國兩府”在實質上強調“兩個中央政府”,會把“一個中國”變成抽象的虛體“一中”,在虛體“一中”架構之下,存在兩個是實體的“中央政府”(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這樣的定位很容易導致“兩國兩府”。大陸之所以反對“一國兩府”,原因即出於此。“一國兩府”實質上是在“兩個中國”的基礎上來討論兩府關係,而“一國兩府一中央”的框架下尋找兩岸的交集點,必須在實體的(而不是虛體的)“一個中國”框架之下,來討論“兩府”。

  運用“國家”和“政府”所作的論述是對兩岸政治關係定位中最為根本的論述。“國家”和“政府”是兩岸政治關係論述中最早使用的概念,在經過一段時期的淡化或“沉寂”之後,必將重新回歸“國家—政府”分析框架,“國家”和“政府”也將是解決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最終分析概念。對於相對敏感的“國家—政府”分析框架,兩岸學界和官方在運用時一定要把握好“度”,要恰如其分。不用“政府”概念來定位,則難以推動兩岸關係繼續向前發展;若超過了必要的“度”,則會引發對方不必要的反彈,反而會影響兩岸關係向前發展。就當前的兩岸關係來看,只承認台灣當局為區域性特別自治政府,無傷一個中國原則,反而有助於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