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以“雞湯化”的名義輕薄歷史。有人習慣抽離歷史場景、脫離歷史邏輯,打著“人性化”的幌子解構歷史,在“重新包裝”中將歷史碎片化,在雞湯化中混淆基本的是非觀。一些人熱衷於“民國範兒”,卻不知道那只是民國的精華版,忽略了歷史不只是精英的幸福史。一些人用小清新的方式解讀戰爭,用悲歡離合的煽情敘事取代大是大非,卻不問歷史中的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三是以“主觀化”的態度曲解歷史。有人習慣觀點先行,以立場決定對事實的取舍,斷章取義為我所用。一些人常常用主觀臆想去改寫中國歷史,打著“還原歷史”旗號,以點代面,以偏概全,熱衷於把某一個歷史時期美化成“黃金時代”,為已有定論的歷史人物“翻案”。這些做法,把歷史當成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既不符合歷史潮流和基本史實,也無助於提高我們的思考力和判斷力。
凡此種種,讓人不禁想起列寧當年所批評的,“沒有哪種方法比胡亂抽出一些個別事實和玩弄實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腳的了……如果從事實的整體上、從它們的聯繫中去掌握事實,那麼,事實不僅是‘頑強的東西’,而且是絕對確鑿的證據。如果不是從整體上、不是從聯繫中去掌握事實,如果事實是零碎的和隨意挑出來的,那麼,它們就只能是一種兒戲,或者連兒戲都不如。”
不管何種觀點,都要有事實為前提;不論何種熱情,都要以史實為基底。“對於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史料越堅實,做出的研究才越客觀越有價值,得出的判斷和結論才更可信更有說服力。對歷史懷有溫情的敬意,善於用史實發言,堅持用事實說話,這是我們構建正確史觀、保持清醒判斷的重要基礎,也是我們追求真理、捍衛正義的必然之途。
著名歷史學家托尼·朱特說:“一個國家必須首先有所記憶,才可以有所忘卻。法國人只有實事求是地理解了維希政權,而不像曾經那樣選擇錯誤的記憶,才能放下這段歷史,繼續前進。”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對日本來說,尊重歷史是獲得自尊的前提;對我們來說,讓史實彰顯正義力量,這既是捍衛和平的神聖責任,也是走向復興的精神密碼。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