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資源在外、市場在外、投資在外、消費在外的“多頭在外”格局日益清晰,已經成為外向型經濟大國。2014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4.3萬億美元(26萬多億人民幣),佔中國GDP總額的四成以上。“今後5年,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左右的商品,對外投資規模將達到5000億美元,出境旅遊有可能超過4億人次”(習近平2014博鰲論壇講話)。具體而言,一是主要能源資源對外依存度達到50%以上、鐵礦、銅礦等大宗原材料對外依存度均超過75%。二是市場在外,目前中國是全球120個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70多個國家的最大出口市場。三是資本和人員在外,國資委主管的《國資報告》近日透露,中國境外國有資產總量已不少於12萬億元人民幣,赴海外務工人員超過550萬人;2014年出境旅遊達1.17億人次,消費上千億美圓。
第三,是應對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瓶頸,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同時,輸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促進沿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一帶一路”所經國家大都是發展中地區,基礎設施嚴重不足,而這正是中國模式和經濟發展的優勢所在。中國有句話叫“要致富,先修路”;說明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道路交通和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深入人心,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奇跡的奧秘所在。通過“一帶一路”建設,輸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通過強勢政府的推動,帶動投資和產業轉移,推動出口發展經濟,這被證明在發展中國家是最有效的。同時,也解決了中國基礎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為未來亞洲乃至整個歐亞大陸和海上絲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大規模的互聯互通、加速物流貿易奠定了基礎。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具體內涵
毫無疑問,“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21世紀最宏大的經濟合作構想。“一帶一路”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首先,“一帶一路”不是傳統的區域經濟合作模式,而是一種開放包容、綜合發展的新模式。她通過開發、打造幾大經濟走廊——如中印緬孟經濟走廊、中俄蒙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中哈自貿區、東盟10+3自貿區等的方式,與沿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優勢互補,使各方資源得到充分優化配置,成為一種系統的綜合開發。目前,中國正在全球50個國家建立了118個經貿合作區,其中有77個處在“一帶一路”沿線的23個國家,這裡面有35個合作區處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沿線國家,42個處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這些境外經貿合作區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平台,也是產業集聚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