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出席第九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并發表特別致辭。 |
中評社香港9月13日電/夏季達沃斯論壇正在中國大連舉行, 來自世界各國的政界、商界、學界精英們一起“煮酒論英雄”,就經濟“增長新藍圖” 貢獻方案、碰撞思維。值此全球經濟疲弱的節點,如何破譯“增長密碼”,輿論格外感興趣。中國總理李克強的開幕式致辭亮出了“中國方案”,即便一時難以完全打消外界的疑慮,卻也堪稱一枚能够熨貼人心的定心丸。
法國《歐洲時報》9月11日載文《“中國口味”定心丸力穩全球》,文章說,不可否認,近段時間中國經濟的一些數據不容樂觀, 如上半年GDP 增速數據遭到外界質疑,反映經濟景氣度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低於預期,人民幣經歷了突然的貶值, 股市巨震折射投資者對經濟信心不足。隨著這些負面數據的積累,“中國行不行”的疑問在海內外也不斷被放大。借著達沃斯這個平台,中國總理給出了正式回應,不僅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更展示了樂觀的底氣。
為什麼在上述不利數據之下,依然敢於做出“中國經濟行”的判斷?因為做判斷關鍵要由表及裡,尤其是面對中國這麼大體量而變化中的國家。雖然GDP 增速減緩, 但是經濟基數龐大,總體增長依舊驚人;雖然有些指標波動,但是蓄積著積極的因素,基本面依舊向好;雖然面臨就業難題,但是創業創新效應正在迸發;雖然處於新舊動能轉換階段,但是服務業、高科技產業的比重已有了顯著上升……中國經濟的未來,正是依托於這些蘊藏在表層背後的“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因素上,以及這些不斷生長壯大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上。
為什麼面對穩中有難的局面,中國依然有一種大局在握的底氣?對經濟形勢實事求是的判斷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在於中國對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的界定與把握,體現於調控手法上的動靜相宜。靜,指的是基本的底綫, 如不超發貨幣,不大規模刺激經濟,不看重經濟數據的一時好看,為後續調控預留空間;動,指的是在經濟形勢的動態發展中有技巧地調控,如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准調控,通過實現階段性經濟目標來打好經濟基礎。降准降息、減稅、鬆綁樓市、股市維穩、匯率主動貶值,近段時間這些相時而動的調控措施正逐步顯現出相應的經濟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