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的《人民日報》,每逢提到樸正熙,都有一種撲面而來的狠勁。這裡摘取他兩次訪問台灣的報道。
一次是1963年,標題是《樸正熙驚呼有再次爆發革命的危險》,新聞第一段摘錄如下:“新華社二十八日訊漢城消息:南朝鮮軍事法西斯政權頭子樸正熙昨天在漢城公開承認南朝鮮法西斯軍事政權已經完全遭到失敗,他正式宣布他將不參加‘民選政府’。”①
南朝鮮軍事法西斯政權頭子樸正熙承認南朝鮮法西斯軍事政權失敗,繞口令有木有!
這條新聞事實上的背景是:樸正熙在1961年軍事政變上台後,經過兩年統治,社會基本穩定,於是結束了軍政時期。在這一年的下半年,樸正熙出任民主共和黨總裁,並於12月當選總統。結束軍事政權是真,但不是軍事政權統治不下去了,而是穩定到可以不用軍管,進入民選總統的時代了。在韓國歷史教科書上,這一舉動被認為開啟了“大韓民國第三共和國”時期。
《人民日報》另一次對樸正熙的報道,也是出自他訪問台灣。1966年2月,《人民日報》對樸正熙訪問台灣所作報道的標題是《美國奴僕樸正熙要當反華急先鋒》,導語是“到台灣勾結蔣幫大肆叫嚷反華反共,策劃召開亞洲反共會議,為美帝拼凑侵略集團效勞”。
這篇報道的正文摘錄如下:“南朝鮮偽‘總統’樸正熙在他的美國主子指使下,於二月七日到十八日訪問了‘馬來西亞’、泰國和台灣,企圖為美帝國主義拼凑一個侵略性的軍事聯盟,為美國進一步在東南亞擴大侵略戰爭效勞……樸正熙這個美國忠實的走狗還大肆叫嚷反華反共。十五日他在台灣胡說什麼‘今日亞洲所發生的悲劇,都是由於中共的禍根’。‘要安定亞洲的局勢’,得首先‘從中國大陸把共匪趕走’。他還叫嚷要‘收複’朝鮮的‘北部失地’。”
1966年,樸正熙(左)訪問台灣,蔣介石(右)親自到機場迎接。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階級對立的感覺,雙方都有很不友好的用詞。甚至為了表達強烈的語氣而犯了原則性錯誤。在新聞報道語匯裡,“偽”字代表我們不認同該政權,比如偽滿洲國、汪偽政府等;在官職上加引號,代表我們不認同該職務,比如台灣“總統”馬英九等。偽和引號都代表否定,但不能合在一起用,否則雙重否定,意思就變了。而上文摘錄的《人民日報》報道中,一上來就寫成了“南朝鮮偽‘總統’樸正熙”,雖然表達了強烈的語氣,但也是一處不折不扣的語法錯誤。
好在還有《參考消息》可供參考。由新華社主辦的《參考消息》一直堅持直接刊載外電外報,忠實於原文事實和風格。用毛澤東的話講,“要見世面,要見風雨,不要坐在暖室裡頭,暖室裡頭長的東西是不牢固的”。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堅持,我們才得以在今天看到當年另一面的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