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9日電/我們早已習慣了中國制造的各種假貨。冒牌手表、盜版DVD,最近甚至出現了一家假冒的高盛(Goldman Sachs)。但如果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也是假的,那會怎樣?如果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根本不像被吹噓的那麼高,結果會怎樣?
英國《金融時報》9月18日載文《中國經濟數據虛實難辨》,文章說,許多經濟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有這種懷疑。一方面,中國GDP數據一直保持著可疑的平穩增長狀態。當大多數經濟體都經歷著繁榮和蕭條的交替時,中國經濟似乎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另一個引發質疑的原因是,各省GDP數據相加之和并不總是與全國GDP相符。中國的貿易統計數據也常常與其貿易夥伴的數據不相匹配。此類差異可以部分歸因於在如此幅員遼闊的國家計量各種經濟活動的巨大難度。而另一部分原因在於中國扭曲的激勵機制——根據經濟增長的粗略統計來獎懲官員。
當中國經濟以極快的速度隆隆前進時,這些問題都不太要緊。過去,不論增速是8%還是10%,到處都是增長的證據:如火如荼的各項建設、湧入蓬勃發展的大城市的大量人口、人民生活水平的明顯改善。如今,中國經濟正在放緩,而且可能是急劇放緩,這就使測算GDP數據的精確性顯得更加重要。如果中國經濟正以北京方面所聲稱的7%的速度增長,那麼,盡管市場近期多有抱怨,但中國的技術官僚確實正在實現實體經濟的軟著陸,并且是在他們讓中國戒斷投資導向型增長模式的同時。
但如果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放緩至5%或更低的話,那麼,軟著陸的願望可能會落空。這將有可能引發社會動蕩。或者,可能迫使中國當局倉促出台進一步的刺激措施,這會在短期內提振經濟增長,但會積累下更長期的問題——無法償清的債務。在我們審視中國當前的經濟增長之前,深入研究一下過去是有幫助的。
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GDP也只是對經濟活動的一項相當粗略的估量,更不用說用來衡量人民的福祉。中國經濟增長的大部分來自於將年輕(沒有收入)的母親轉變成工廠工人、將地下的煤炭轉化為能源和污染,以及將公共土地轉化為私人財產。擁有中央計劃經濟傳統的中國,更善於粗略計量工業(而非第三產業)產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