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7日電/位於中南海內的國務院第一會議室,是每周三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會場。但鮮為人知的是,在第一會議室的門口,有時也會與常務會同時召開一場場“小會”。
新京報報道,一位常務會議參會者曾經披露過這樣的細節:有好幾次,一些工作剛剛在常務會議上被確定下來,分管的副總理便馬上起身,叫上幾個相關部委的負責人,一起到門口商量具體的落實措施。
這位參會者還回憶說,在本屆政府的常務會上,最多一次共研究部署了7個議題,而且會議常常持續到過了午飯“飯點兒”。
“會風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實和高效。”他總結道。
事實上,對於不同參會者而言,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會風可能是密集高效的快節奏,可能是專業細致的問答,也可能是在研究部署的過程中所體現的推進改革的意志和決心。
作為國務院現行的法定例會之一,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的常務會議,其會風直接映射出本屆政府的工作風格。
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專題討論必須要有新拓展、新舉措
國務院常務會議會風的“高效”,體現在每一項議題的討論中。在匯報之前,每位發言者都接到明確要求:匯報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0分鐘。至於參與討論的其他參會者,主持會議的李克強總理往往直截了當地要求他們直奔問題,有意見說意見,客套話免說,附和的可以不說。
連每場會議中不同議題之間的切換也是“無縫銜接”。“把討論第一個議題的部長們‘請’出去時,要列席第二個議題討論的部長們就已經‘請’進來了。”一位會務組的工作人員說。
事實上,為了讓議題切換的過程更加緊凑有效率,每次常務會議的會場座位安排,都會根據議題設置重新調整排列,“把只參加一個議題討論的部長安排在靠近門口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