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0月17日電/國民黨中央寫好劇本、洪秀柱被迫演出,“柱下朱上”戲碼,今天假“國父紀念館”臨全會登場後終要落幕。然換柱後,國民黨從今以後就真團結了?朱立倫如何帶領全黨“逆轉勝”,挽救“立委”選情,嚴峻挑戰恐才正要開始。
中國時報特稿文章說,在朱立倫與黨祕書長李四川放低姿態,連日向洪致歉,洪也以“一切尊重制度”善意回應,黨與洪兩輛列車已經踩剎車,不至對撞,充其量有零星抗議反彈,換柱風暴堪稱平和收場。
只不過,陣前換將乃兵家大忌,洪秀柱縱然有再多不是,兩岸政策主張悖離主流民意、民調低迷拖垮“立委”選情,洪仍是遵照黨內初選制度,一步一步“破磚”出線獲正式提名的“總統”參選人。
這次朱立倫不惜背負違背政治誠信、破壞黨內民主制度等批評,執意倉卒鐵血“換柱”,姑且不論此舉是否真能“救黨圖存”,在此之前,朱已遭受輿論龐大抨擊,甚至被冠上機關算盡的“奸巧”形象,早已重傷其未來政治前途。
黨機器全面啟動,“換柱”本就是一場不對等的戰役。即使洪秀柱負隅頑抗,也難撼動結果,不僅可能搞到兩敗俱傷,更可能背負破壞團結、亡黨“歷史罪人”等罵名。
因此洪秀柱最終選擇光榮退場,留下漂亮下台身影,以壯烈犧牲的悲劇英雄形象,日後徐圖再起,不難理解。
今天的臨全會場外,挺柱黨員包圍抗議,朱在獲徵召後,王金平也將提前離席,政治意味溢於言表。
朱吳王結盟發動“換柱”,只不過是一場“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表面團結;換柱後的黨內更大的政治風暴,才正要逆襲。
朱立倫曾多次強調,國民黨須秉持“有黨無我”精神,團結在制度之下,剴切宣誓10月17日後就是團結的國民黨。但黨內山頭各擁其主廝殺近半年,黨要從誰的最大利基出發來團結?若“總統”勝選已是難事,弭平裂痕走向團結的目標又是什麼?
臨全會後,國民黨走向真團結或新分裂,朱立倫仍須給全黨一個明確的作為與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