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務業市場世界最大
去年的佔領運動實際就是部分香港人拒絕中國的運動,當中的極端者甚至要拒絕中國的一切。有的朋友說,我們反自由行,因為我們不要服務大陸。
香港的產業結構,服務業比例超過九成,中國大陸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服務需求者,香港不做她生意,要做誰的生意?亦有人說,不要開口閉口講發展,我們不需要,我們寧願復耕農業。不發展可以,但要不要改善生活?復耕農業能改善多少香港人的生活?又是否符合大多數港人對改善生活的憧憬?這些都是香港社會必須慎思的問題。
回顧香港的發展歷史,實際上在每一個階段,都少不了中國內地的因素。甚至可以說,基本都是藉內地因素促成的。
首先,英人割佔香港,本身就是為了與內地做生意,否則“無人無物”的邊地小島,如何引英人垂涎。而香港開埠靠的是誰?並不是當時幾條村的原住民,而是大量從珠三角南來的廣府人。
所以,是一群內地人來香港,幫助英人與內地做生意,才建設起香港,才為香港開埠。過程中全是內地因素,香港涉及的,只是水和土。也因為此,原本講客家話圍頭話的港九新界才會變成講廣府話的地方,廣府話才會鵲巢鳩佔,成為了本地話,廣府文化才會成為本地文化。
此後百年到日治時期,情況基本相同。作為一個貿易港口,所貿所易,都關內地,香港只是作為買辦中間人,為中外買賣雙方提供服務,賺取服務費。這就是戰前的香港。而這百年間,香港的主要勞動力仍然是各地南來的內地人,“土產”的勞動力其實只佔少數。為香港奠基的,還是內地人、內地因素。
日治將香港歷史拆為兩截,前後並不完全銜接,關鍵是前後的“香港人”並不完全銜接。日治三年八個月,對香港各項基礎摧殘殆盡,香港原有人口大量避走內地,減少過半。香港各方面都基本陷於停頓,生機寂然。
因此戰後重建,可說是從頭開始,從零開始。而這時期,又是大量內地人南來,補充了香港人口,帶來了新的勞動力。新增的人口更倍數於當時原有的人口。
有部分人喜歡把香港戰後的經濟發展歸功於英人建立的制度。制度固然重要,但更合乎客觀事實的結論是,這只是鼎足之一,其餘二足是上海的資金和廣東的勞動力。三足合力打造了香港的戰後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而三足之二都是內地因素。香港個別地區曾有“小上海”、“小福建”等稱號,電台過去長期有多種方言廣播,足證香港人口“外援”之盛。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土產香港人”才超過“外來香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