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現場。(中評社 李仕奇攝) |
中評社香港10月31日電(記者 李仕奇)民建聯昨日舉行第二場有關經濟民生的圓桌會議,以“香港傳統產業的優勢與出路”為題,邀請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香港工商專業聯會主席黃友嘉等嘉賓共同探討如何推動香港傳統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新方向。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致辭時表示,香港傳統產業包括貿易及物流、金融、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旅遊業等四大支柱,佔香港生產總值近六成。不過,她指出,近年各支柱產業都面臨瓶頸,需要尋找新的突破點才能推動香港經濟高速增長。
李慧琼認為,貿易物流面對區域性港口的激烈競爭,優勢一步步減弱,成為四大產業中發展最慢產業;金融業帶來大量的高新職位,但是自08年金融危機以來,環球經濟不穩,香港作為開放型經濟體也受到影響,金融業發展速度減慢;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中,部份行業面對人手和土地的嚴重不足,商用空間短缺造成各行各業租金成本高企,難以經營;而旅遊業的設施漸漸不足,旅遊環境不斷受到少數激進人士干擾,正面臨重大挑戰。
身兼香港科技園董事局主席的羅范椒芬主要從創新科技分析香港競爭力趨勢。她指出,香港的創新科技業有兩個瓶頸,一個是人才不足,雖然每一年畢業生有超過一半是讀理工科,但是入職(做創新科技工作)的很少,所以香港每一百萬人只有3000位科技界的人才,比起以色列的6600人、新加坡6400人都有差距。
另一個不足就是缺少民間支持。羅范椒芬稱,若要創新科技達到可持續發展,私人企業也一定要參與進來,因為只有政府出資是不可持續的,希望傳統產業能多運用科技。
旅發局主席林建岳則建議,面對香港旅遊業近期表現下滑,香港應該為內地優質旅客提供更多旅遊管理,包括持電子護照的內地旅客可以在網上申請簽注,因為最近英法德等國已經相繼開放了對旅客簽證的安排,讓內地旅客有更多方便的旅遊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