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正在推動破四舊、立四新(思想、文化、風俗、習慣)。台灣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便以推動教育改革、學術整理、文藝研究、國民生活輔導、融合中西文化等作為相應的行動方案。由於當時台灣仍處於戒嚴時期,兩岸且處於國際冷戰的對立氛圍,民眾對於政府推動闡揚國父遺教及尊崇蔣中正“總統”的思想言論,總是行禮如儀,未必會有深刻的省思與對話。當十年過後,大陸的文革運動結束,台灣也因為社會變遷,文化價值觀漸趨多元化,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在1991年遂改組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由時任“總統”的李登輝擔任會長。
1990年代初期李登輝先生拋出“心靈改革”的議題,台灣的“萬年“國會”先後謝幕,但是象徵民主化的選舉也開始了族群政治的操作,在2000年的“總統”選舉,國民黨因內部分裂而首度政黨輪替,民進黨的陳水扁當上“總統”後,循例擔任會長,揭示“文化台灣‧世紀維新”之願景,作為該會日後發展之方向。2006年陳水扁在會長任內將會名更改為:國家文化總會。2008年再次政黨輪替,馬英九擔任“總統”後循例接任會長,“副總統”蕭萬長先生為副會長,並揭示“活力.創意.向前行”為該會未來發展方向。“活力”乃指台灣文化本身即具有堅強的生命力,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充滿活力,創作生長,為世界所矚目。“創意”意指多元文化與自由精神,乃是未來台灣最寶貴的資產,它不僅呈現在文化藝術作品上,更是一種生活美學,也是文創產業的動力。“向前行”則是期待文化的不斷創新,引領風潮,為下一代人創造更優質的美的典範。
從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的歷次組織與名稱的變革,可以看到兩岸政治對抗與島內政治操作的明顯痕跡,2010年劉兆玄先生卸下“行政院長”後接任國家文化總會會長,再度於次年改名為中華文化總會,該會活動的內容兼納中華文化與台灣文學文藝,搭起兩岸文化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動漢字藝術、推廣藝文展演、共同編寫中華語文知識庫,自此政治抗衡的色彩才逐漸淡化,然而兩岸能否從文化傳承的心念上,相知相惜,重建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的話語權,仍是艱钜的考驗。
肆、兩岸該如何攜手振興中華文化
孫中山先生揭櫫中華文化的特性是王道文化,愛好和平,濟弱扶傾,以不講打為好的道德觀。我們熟讀儒家典籍的人會認為文化有大傳統與小傳統,主張誠信仁愛的屬於士君子所看重的大傳統,強調忠孝節義的屬於市井庶民所看重的小傳統。然而大小傳統之間並無對立隔閡,中國知識傳統是主張有相對而無相害,萬物並育,道並行而不悖的道理的。
今日我們談中華文化之價值觀,一定不能忽視中華文化的美德在於:敬、讓、和。因為中國的傳統是反求諸己,所以對天、對人、對事,一概律己以敬,能夠用誠敬的態度對待他者,這是一種對自己有自信的表現。有自信的人能讓人,能安人。人與人之間能夠做到彼此相讓,自然能達到合和相處的境界。
欲振興中華文化,一定也會重視“中庸”的道理,因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其實《中庸》的文字並不多,4600餘字比老子《道德經》五千言還要言簡意賅。但是《中庸》的道理許多人都不甚能掌握,經常以為凡事只要“無過與無不及”、“執其兩端用其中”,認為這樣就是中庸之道,其實這些只是貌似中庸,如果配合華人文化中不願意開罪他人,察言觀色凡事投靠群眾多數的一方,這就落入中庸的對立面而成為“鄉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