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煤炭發電帶來嚴重的污染問題 |
中評社香港11月17日電/“如果我們迅速采取行動,就還有機會拯救世界”是氣候變化會議上流行的口號。在11月底舉行的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人們將再次聽到這句話。但是這句話第一次開始超越一廂情願的想法。
香港《南華早報》11月13日載文《中國馴服自己的“煤炭龍”可影響氣候變化天平》,文章說,當然挑戰仍然存在:在無法挽回之前,人們并沒有太大的回旋餘地。碳排放量繼續上升,而達成全球協議的前景暗淡。
但如果人們能在三個方面——思維定式、政策和技術——促進積極的趨勢和變化,我們就仍有機會避免災難。
首先,人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危機,改變思維定式。
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認真對待這一問題的領導人取代了思維過時的領導人,所以這兩個富裕的、能源密集型經濟體最終有機會展示其領導力。
印度一直行動緩慢,但現在,一些思想領袖正在呼籲人們關注氣候風險。
在所有層面上,思維定式的改變都需要政策承諾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對碳污染進行定價。瑞典的經驗已經表明,對碳排放征稅可以減少排放量,而又不損害經濟增長。
許多國家都已經采取措施鼓勵人們購買電動汽車,但現在,人們需要實現更積極的電動汽車目標,并增加投資,使基礎設施能够幫助這些目標的實現。
城市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很多事情,包括制定積極的效率標准和征收道路通行費,以使清潔運輸成為可能。 |